乾隆请3000老人吃饭,为何老人回家后接连去世?他们究竟吃了什么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9-22 09:57

原创 乾隆请3000老人吃饭,为何老人回家后接连去世?他们究竟吃了什么

2024-09-10 12:15

发布于:天津市

乾隆皇帝性格独特,体恤民情,他在处理日常国家大事之际也会经常南下巡视,看看在自己的统治下老百姓们过得如何?此外他很喜欢一群人围在一起吃饭的感觉,大摆宴寿酒席就成了乾隆皇帝的一大爱好。

但离奇的是,赶来京城参加宴席的老人在吃过饭菜后竟然接连去世了,这到底是为何?是乾隆命人在饭菜里动了手脚呢?还是有人在路上陷害了这些老人?又或者有其他隐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宗“乾隆千叟宴”。

一、特别的乾隆

要想知道为何乾隆要举行千叟宴就要先了解一下乾隆这个人。乾隆皇帝名为爱新觉罗弘历,他和自己的父亲爷爷不同,前人喜欢政治,后人则喜欢文治书画等等,而且还尤其喜欢摆宴寿。

他一生风趣,作诗高达四万二千多首,想一个大文人一样畅游在诗词的海洋,乐在其中,诗歌就像他的血液,日日生生,生生日日在他的体内流动,而他也很喜欢南巡,一生南下六次,要知道古代交通不便,南巡一次来回就是一年多的时间。

屡次南巡使他眼界大开,看见了更多此前曾听闻却从未见过的事物,这也为他肚腹内增添了几份墨水,支持他真情实感的写出首首婉转诗词。

而南巡也让他看见了南方老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皇帝南巡也给南方带来了发展的经济同时还巩固当朝统治。

二、离奇千叟宴

前文提到他很爱大摆宴席,这是有原因的,康熙皇帝在1722年于乾清宫举行了第二次乾隆宴,他的皇子皇孙都参加了这次宴会,宴会之壮丽场景,千人共饮给当时只有十二岁的乾隆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乾隆的爱好是有来历的。

因此他在1785年即乾隆五十年举行了第三次乾隆宴会。这次宴会目的是为了庆祝他自己七十四周岁生日,他特意摆一次千叟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代的皇帝因为大量的工作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导致普遍寿命都很短,基本上平均下来每个人也就四十三岁左右。

而乾隆活到了七十四岁属实了得,而这也不是皇宫第一次千叟宴了,他的爷爷康熙皇帝早在康熙52年摆了千叟宴来庆祝自己六十岁生日,要知道康熙工作繁忙关系政事和百姓能活到六十岁已经很长寿了,所以他特意请了六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参加宴会。

宴会之宏大令人惊奇,桌席高达八百桌,彩旗红布长廊连绵不绝,一路从西直门到畅春园,场面之壮观令无数百姓大开眼界,别说百姓了,就连宫中大臣们都没有见过此场景。前来参加宴席的老人接近两千人次,而且还有数位九十岁以上老人。

一次不够来两次,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康熙第二次摆千叟宴。这次被乾隆见着了,所以在自己七十四岁时他也照葫芦画瓢的来了一次“千叟宴”,比起康熙的规模,乾隆的可一点也不落下风,甚至比肩康熙。

他命令大臣准备好食物和酒席用品,桌子一定不能少,一定要招呼好老百姓们,随后便发布了皇宫大摆“千叟宴”的消息,让国内凡是超过六十五周岁的老人都可以进城参加宴席。

老百姓一听那叫一个激动啊!要知道古时候很多人因为离皇宫比较远,一辈子都见不了一次皇上的龙颜,如果此生有机会见一次岂不是风光无限光宗耀祖了。所以很多人说什么也要进城,连夜赶路出发上京,就连一些南方的老人也动身前往京城。

乾隆也位明君,他早就考虑到了有不少老百姓进京路途遥远,风餐露宿的也不好,进京来回一次路费也高昂,所以他下令凡是符合规定进京的人一律报效路费,听到这消息老百姓还犹豫什么,赶紧上京的同时感激乾隆皇帝体恤民生,这也为他的光辉伟岸形象描边。

皇宫也早就准备好了桌席,从大厅到走廊,从当铺里到当铺外,前前后后一共摆了八百桌,宴会热闹非凡,饮酒声叫唤声声声不断。据统计后续参加的人数高达三千九百人,其中不乏百岁老人。

乾隆也是尊老爱幼之人,他特意邀请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到庭前来一一对其敬酒,而且他也要培养自己后代的尊老美德,要求他们也对老人一一敬酒,子孙后代们也照办。

其中有一位老人年龄高达一百四十一岁!乾隆一听这可不得了啊,皇宫京城里也没有听说这么长寿的人啊!赶紧前去拜访老人,同时他也特意为这个老人换了一个座位,自己和纪晓岚为他题对联一副: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啊,要知道当时的人连见皇上一面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得到皇上的赐品什么的,而这幅对联更是出自皇上之手,而且还是皇帝面对面传给他的,这在当时无疑是风光无限的,足够他吹嘘到下辈子了。

而到了上菜的环节是本次千叟宴的重点,各种提前准备好的山珍海味齐齐登场,鸡鸭鹅等常见的也自然不缺,火锅,辣汤,烤肉,鹿肉,鲍鱼,对虾等等食物应有尽有,很多老百姓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些食物,更别说品尝了。

因为宫中规矩比较多,这些美食一上来大家是不能动手的,进宫见皇上时必须要叩拜喊声“皇上万岁万万岁”,然后在开饭之前要等皇上先动筷子下面的百姓才能动筷子。所以当宣布开动时众人早已经饿得不行了,纷纷动手大吃起来。

而酒席上还有各种美酒,开心了就和隔壁的朋友或者陌生人来上一杯,一口美酒一口肉,这些老人很久都没有吃得这么开心了。也许是太饿了,又或者是因为菜肴过于美味了,很多人吃饱了,肚子圆圆的还要继续塞,喝不动了也要继续喝,众人皆醉酒。

这幅皇天在上,百姓在下,其乐融融的场面令乾隆很是欣喜,对这次的“千叟宴”很是满意,很明显这种面子工程是成功的,它实际上反应了国家治安稳定,社会繁荣,百姓归心,皇帝统治有方的结果,这一次的成功也为乾隆第二次千叟宴埋下了伏笔。

但是当千叟宴结束之后,很多老人刚刚到家或者还没有到家在路途中悄然去世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三、民间猜测

当不少老人去世之后,民间就起了疑心,纷纷猜测起他们的死因。总结起来猜测大致有以下四点:

1、乾隆命人下毒

这种猜测是最早的猜测,但也是可能性最低的一种,毕竟乾隆的功绩和光辉形象深入人心,他一生致力于服务百姓为百姓造福解忧,为什么要反过来害老百姓呢?这也与他本人尊老的责任心不符合。同时这些老人与他无冤无仇的没有必要害死他们。

2、菜肴凉透了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规矩有很多,像皇上也动筷子是人尽皆知的,但是在等待开饭时老人也是一动都不动的,哪怕是面对蚊虫叮咬,他们也不能乱动,当大臣们喊“跪”时他们也要一同下跪以表示对皇上的尊重和敬重。

所以到正式开饭时,饭菜难免会发凉,老人吃这些凉了的菜肴多多少少对肠胃也负担,但是没见过这等美味的老百姓又怎么会拒绝呢?哪怕是凉了他们也会认为这是人间美味。

3、路途遥远疲累过度

这种说法是要一定依据的,因为当时的交通很不便捷,大多数人都是靠马车出行,靠近河道的也可以选择走水路,一般来说从南方乘坐马车进京最快也要两个月才到,如果加上游玩住宿什么的基本上要差不多三个月才到京城。

来宴席的都是六十五周岁以上的老人,他们要在车上颠簸两个多月,换成年轻人也可能受不了了,更何况有些老人九十多岁了。长期坐车也容易引发其他疾病,一来一回就四个月时间了。

4、吃过饱难以消化

我们发现不少人因为没有见过这些山珍海味和美酒,就在皇宫放开了吃,一口肉一口酒的,吃到自己吃不下了还要往嘴里塞菜,他们知道自己日后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所以要多吃些,但这恰恰也是她们毙命的关键所在。

老人不适宜吃太饱了,这样会会加重肠胃负担,如果在一顿中摄入了过度的蛋白质或者脂肪,会给消化系统带来严峻的挑战,当这些食物长时间停留在胃部和肠道内就容易诱发肠胃疾病,同时这些食物也容易产生致癌物质。

此外吃太饱也容易造成脑动脉硬化,这对于大脑供血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总之吃太饱加上路途遥远才可能是这些老人毙命的根本原因。

四、结语

毋庸置疑在古代皇上就是最高地位的统治者,他就是万人之上的角色,百姓对于皇上是有着无比崇高的敬意的,因此有机会入宫见皇上那是一定要去的,更何况这个皇上是缔造康乾盛世之一的乾隆皇帝。

而老百姓受到了皇上的恩赐自然也不会含糊,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没有人会拒绝的。所以这就形成了一种隐性的“盲目崇拜”了,他们认为皇上给的一切就一定是最好的,当然物质上面确实是最优的,但适不适合每一个人这就不确定了。

像本次千叟宴的参加对象都是老人,路途遥远和凉了的饭菜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挑战,但面对皇上的崇拜感他们不会拒绝,而是感到十分感激,感激皇上能给自己这一次大吃特吃的机会。但也因此忽略了这些因素叠加之后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危险和挑战。

所以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要去衡量一下其中的利弊关系,去确定这件事情自己干了会大概有什么后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正所谓三思而后行,要确定事情是有利的我们才去做为好,否则就容易出现像那些老人的情况。

好了以上只是笔者的个人观点和见解,那么大家对于乾隆皇帝个人的形象和功绩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认为他的“千叟宴”举办的好不好呢?又该不该举办“千叟宴”呢?欢迎一起探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