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人文纪念园举行首场集体生态葬仪式。唐悦 摄
又是一年清明到,南京安神殡葬4000253450春风化雨寄哀思。3月25日—28日,伴随绵绵春雨,记者在南京、徐州、连云港、扬州等地走访发现,随着公益性公墓供给不断加大,节地葬形式越来越多元,移风易俗理念渐入人心,文明祭祀已蔚然成风,从城市到乡村,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绿色低碳祭扫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选择。
不拘于“形”,文明祭扫寄哀思
捧一束鲜花祭奠逝者,诉一份思念让爱延续。临近清明,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黄龙山城市公益性公墓内,市民陈凯一家五口带着鲜花,在树葬花丛前向逝去的先人深深鞠躬……“鲜花是在墓园门口免费领取的。祭奠亲人重要的是心意不是形式,这几年家人逐渐习惯绿色祭扫。”陈凯说。
3月28日,南京市2024清明长江公祭活动现场,683位江葬亲属在祈福卡上写下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并将卡片系于气球。伴随着哀婉的小提琴声,承载着浓浓思念之情的气球冉冉升空。70多岁的老人凌华诵读了亲笔撰写的祭文,感念母亲善良勤俭持家的品德。据悉,南京自1991年起组织江葬,迄今已有1.3万人选择逝后与江水同眠。此外,南京已有14.3万人逝后于骨灰堂安放,节地生态安葬率达34.9%。
今年清明,各级民政部门呼吁公众以文明方式追思先辈。记者在徐州、连云港等地采访发现,各陵园纷纷推出“鲜花换纸钱”服务,无烟陵园、“云祭扫”等模式渐成风尚。连云港市殡仪馆还打造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内设“敬畏生命”“超越生死”“生命传承”“生命智慧”4个篇章,通过议论生与死,激发公众对生命的感悟,引发公众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启发生命智慧。在馆内治丧或来吊唁的群众经常走进教育馆,从中获得崭新认知。自去年9月建成以来,该馆已迎来省内外几十家单位前来参观考察,展示了江苏全新的殡葬服务理念和模式。
“祭祀重在心而不拘于形。”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何正标表示,随着人们观念意识的更新,鲜花祭扫、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新形式接受度越来越高。当前,全省已有26个县(市、区)被定为丧葬礼俗改革试点,以点带面深化殡葬改革。《江苏省殡葬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要求,各设区市、县(市、区)实现城乡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设施和全国重点乡镇集中守灵中心建设全覆盖,切实解决供需矛盾。
生态安葬,为生命礼仪“添绿”
3月27日,扬州西屏山人文纪念园,鲜花簇簇、树木繁茂,一场庄严肃穆的生态葬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45名逝者家属在礼仪护卫队陪护下,将亲人骨灰安葬于树下。仪式现场,人们共同种植树苗,寓意让生命在四季轮回中永生。这是该纪念园投用以来首次举行生态葬仪式,主办方还向家属颁发生态葬证书,感谢他们为守护绿色家园作出的贡献。家属代表林青表示,与自然融为一体,是老人最后的心愿。
“从政府给予补贴、鼓励参与,到市民积极响应、主动报名,扬州市践行生态葬的家庭逐年增多。”扬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屏山人文纪念园占地85.8亩,为扬州重点民生项目,安葬方式以节地生态葬为主,人文纪念功能与陵园传统功能相结合,是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的纪念公园。
连云港灌云县唯一的经营性公墓——金鸡岭墓园从1988年运营至今,已开发使用1.8万座节地型墓地。“即便每座墓碑从原来的1平方米优化到0.39平方米,按照现在的使用速度,十年后也将面临闭园局面。”墓园负责人表示,他们已开始向节地生态安葬模式转型,墓园入口处开辟了一块花坛葬区域,已有34人使用可降解骨灰坛入葬。“政府给每个选择生态葬的家庭1000元奖励,来咨询的人不少。这样的选择虽还是‘小众’,但这两年人们观念的改变不小。”墓园负责人说。
花坛葬、树葬、草坪葬、壁葬、海葬……各地推行的生态葬形式多元,供有不同需求的家庭选择。为解群众“后顾之忧”,政府也不断加大投入。徐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李义锋介绍,去年,徐州城市公益性公墓新建投入1500套卧式墓碑,经营性公墓汉王公墓建设了1300平方米的节地生态葬墓区,价格亲民,减轻了老百姓的丧葬负担。此外,徐州通过散坟整治,恢复了农田和林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当地还提档升级45个农村公益性公墓,今年将实现提档升级全覆盖。
采访中,一组数字引人注目——“十四五”以来,全省采取不保留骨灰生态葬法的已有3万例,每年生态葬奖补资金6000多万元;全省有生态墓园996处,提供160多万个节地生态葬墓位。何正标介绍,近三年,省级层面下拨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奖补资金近亿元,撬动各地总投资超60亿元。全省可用墓(格)位从281.4万个增长到915万个,可使用年限从5年提升到16年。记者了解到,江苏16个县(市)正试点林草地与生态安葬地复合利用,寻找绿色生态殡葬新路径。
因地制宜,移风易俗沁人心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记者走访多个乡镇发现,推动移风易俗没有实行“一刀切”,而是根据乡风民情,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村规民约。
走进连云港灌云县侍圩村,淮海戏小花船正在小广场上表演,主题就是绿色清明。村民们聚拢在一起看戏,村党总支书记侍军则忙着发宣传册。前些年,村里在操办丧事方面出现了攀比现象,办一场丧事花费几万元甚至更多,流水席一开好几天,吹吹打打还扰民。“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后,引导节俭之风,大操大办越来越少。每年30多家办白事,平均1万多元能办下来,最快一天半结束。”侍军说,红白理事会的负责人鲍长坤被村民称为“省钱大总”,鲍长坤德高望重,村民逢事都会找他操办,既有面子又省钱。村民侍田奎告诉记者,以前河滩上、田埂上都能看见散坟头,十分影响村庄风貌,后来村里引导迁坟到公益性公墓,整理出20多亩地。这对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8亩的村子来说,十分珍贵。
在新沂市邵店镇朱圩村,曾经“人情不是债、急时把锅卖”。为破除操办红白事陈规陋习,减轻群众人情负担,朱圩村制定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选举产生红白理事会成员,逐户签订移风易俗倡议书。如今,大家在村里礼堂办事,“面子”上都过得去。“我们约定红白事桌席每户不超过10桌,每桌标准不超过500元,礼金不超过200元。丧事不请唢呐班子,使用音响播放哀乐,并控制音量,防止扰民。改造以树葬为主的村级公墓,杜绝随意占用农田乱葬行为。”村干部刘春亚告诉记者,人情少了,负担轻了,大家自觉维护村规民约,形成良性循环。
而在新沂市马陵山镇高原村党总支书记杨洪志记忆里,过去村民有“出不完的人情、回不完的礼”,有些还因婚丧嫁娶举债,影响家庭和睦。现在村规民约规定,白事礼金不超过200元,不少人家不办酒席,回礼“一袋大米一壶油”,形成习惯后,不再互相攀比。“村委会有一本《孝恩簿》,家家户户把对老人的孝敬事迹写下来,每年表彰。厚养礼葬,是对老人真正的孝敬。”杨洪志说,村里如今流传一句话——“棺前披麻孝衣穿,不如生前把饭端”,这说明大家的孝亲观也在转变。(唐悦)
(责编:黄竹岩、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