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民政局:坚持“爱民、为民、惠民”理念,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南京百年殡葬4000253450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21 21:25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南京百年殡葬4000253450回顾百年奋斗路,民政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创新发展。近年来,宝安区民政系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努力践行“民政爱民、民政为民、民政惠民”工作理念,全面履行新时代民政工作职责使命,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不断开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在宝安“奋力谱写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新篇章”中不断向民生幸福标杆阔步前进。

党建引领、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有为,民政队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宝安区民政局领导班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靠精神带队伍,靠任务促水平,靠实干出成绩,靠清廉生威信,靠效率赢口碑”,积极打造忠诚、团结、廉洁、勤政的民政队伍,涌现出了一批以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民政部“孺子牛”奖获得者费英英同志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宝安区民政局目前有1名同志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民政部“孺子牛”奖称号,2名同志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青年岗位能手”“三八红旗手”“最美青工”和广东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南粤楷模”称号,1名同志荣获“广东省优秀养老院院长”,2名同志荣获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区社会福利中心等单位的民政一线业务骨干近几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省、市养老护理技能竞赛个人和集体双冠军、“广东省技术能手”、“深圳市技术能手”等荣誉。党的十八大以来,宝安区民政系统先后荣获“国家5A级婚姻登记机关”“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窗口单位”“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国家二级救助管理机构”“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全国涉外送养先进单位”“共青团中央2015-2016年度青年文明号”“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全省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老龄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宝安区实现广东省双拥模范创建5连冠,被评为“深圳市第四届鹏城慈善奖鹏城慈善典范区”,有13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优秀社区”。区社会福利中心先后荣获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深圳市“三八”红旗集体、“广东省青少年维权岗”和“广东省技能人才培训突出贡献奖”。民政队伍为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2020年,宝安区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依法救济、人道帮扶、精准救助、满意至上,基本民生兜底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宝安区民政局推动建立了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定点结算服务全覆盖。制定印发《深圳市宝安区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2016年至2021年低保标准由每月800元增至1300元。科学规范救助申请审批流程,建立低收入家庭经济信息比对平台,对社会救助人员资金实行“三查两比对一公示”制度。重视开展精神救助,心理咨询师和专业社工心理辅导服务为救助对象点燃了生命之火。不断拓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渠道,在全市率先实现社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咨询点全覆盖,人脸识别、指纹识别、DNA比对、今日头条等高科技手段和“暖城计划”等微救助项目在寻亲工作中广泛运用,流浪人员寻亲做法在全省推广。2016年以来,累计救助21804人次,寻亲成功1814人,其中离家时间最长的达25年之久,护送返乡356人,救治流浪乞讨病人8705人次。立足“先行先试”,2019年在全市率先开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试点,挂牌成立宝安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2020年开展首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试点,在石岩街道依托街道儿童督导员、社区儿童主任等儿童工作者队伍,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打造宝安基层未成年人关爱服务先行示范;2021年推动建立宝安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并打造完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构、协作共建、社会服务3大平台,建立了区、街道、社区3级工作队伍,创新建立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社会参与、困境未成年人兜底保障、困境未成年人主动发现3项机制,形成具有宝安特色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333”模式。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救助工作带来的新情况,宝安区民政局结合实际迅速发布实施临时救助7条措施,放宽因疫情影响申请临时救助户籍地限制,明确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简化申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落实诚信申报,落实特事特办制度和资金保障;在全区三小场所张贴生活无着困难群众救助指引约50000份,开设10个临时庇护点,并向社会公布联系方式,确保救助对象能够及时得到救助。

2020年2月,宝安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陪同救助对象小红(化名)做手工

构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融合体系,打造社区邻里文化,基层社区治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坚持“带着问题下基层、感情沟通到基层、解决问题在基层”,巩固基层政权基础,创新社区治理。积极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形成“三位一体、六方联动”社区治理体系;开展社区优化调整,社区规模和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维护管理,积极推进“互联网+社区”信息化建设,实现行政区域界线管理专业化和数字化;常态开展社区“两委”干部任职资格联审,组织140个社区居委会依法完成换届选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区740名正常离任村干部进行信息采集;“四议两公开”社区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执行率达100%,宝民社区荣获“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龙腾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成立民族之家服务平台被评为2019年“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经验”;畅通群众表达意见渠道,推进设立民愿接待室、居民网上论坛等,形成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居委会、楼长和志愿者、居民家庭的“三方四级”居民自治组织网络;健全社区民主协商机制,印发《社区居民议事会运行标准工作指引》,居民议事工作标准化、居务公开“五化”建设,站务(居务)公开栏、居务监督委员会实现社区100%覆盖;实施“百姓点单,政府买单”民生微实事项目,补齐民生短板和提升居民获得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其作为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借鉴,2016年以来共实施项目11390个10.08亿元,宝安区民政局获评市民生微实事“优秀组织单位”;打造睦邻友好邻里文化,积极推进社区邻里和谐,搭建社区邻里文化活动平台,创建并推广建立社区邻里文化室63个,创作社区邻里之歌《邻里邻舍》,编制《睦邻第一课》,2016年以来共举办“社区邻里节”活动1480场;多元化发展社区服务,设立社区家庭教育服务和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场所,建立社区特色手绘地图、社区“网红打卡点”,打造出20个特色社区。

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融合发展,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聚焦老有颐养,积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推动建设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协调发展、医养康养深度结合。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制机制,在全市创新成立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出台《宝安区社区养老服务扶持暂行办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公配物业规划建设纳入《宝安区城市更新暂行办法》配套文件,根据人口规模与新建项目同步规划建设;制定印发宝安区《贯彻落实深圳市关于构建高水平“1336”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2020-2025年)》《推进长者助餐服务实施方案》《“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方案》和《养老服务“十四五”规划》,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机构、社区、居家养老融合发展,2016年以来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607张,养老床位总数达3349张,户籍老人每千人养老床位数达到85张;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8家、星光老年之家155个、长者饭堂31家,发展成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13个,养老床位和社会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总数均居全市各区之首。持续加大养老设施建设和改制力度,全市规模最大的区级公办养老院(春晖苑)于2020年底封顶,规划床位1000张,预计2022年底可投入使用;大力推动街道敬老院升级改造,完善养老机构分级分类标准和服务标准评估体系,在全市率先推行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制度,区社会福利中心获评“广东省五星级养老机构”;鼓励发展民办养老,2016年建成全市首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复亚护养院,2019年建成全国首例以“招拍挂”出让养老用地建设的前海人寿幸福之家养老院,2020年建成悦年华颐养中心(深圳松岗)和深业颐居养老运营(深圳)有限公司,4家民办养老机构累计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457张;创新打造6H(6H:Home“家一般温暖”、Hospital“就近医疗”、Hotel“宾馆式服务”、Holiday“度假式生活”、Health“健康养老”、Happy“老有所乐”)幸福社区养老服务品牌,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建立家庭养老床位,探索“家庭病房式”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智慧养老,2020年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全省唯一县区级“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西乡、新桥街道被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大力推广“颐年卡”及开展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累计发放颐年卡7万多张;在全市率先将户籍高龄老人津贴发放范围扩大至70周岁以上,为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购买意外医疗和意外伤害险;重视养老专业人才培养,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签订政校战略合作协议,依托院校开展养老服务等各类人才培训,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坚持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路径,社工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宝安区近年来大力推进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全区现有民政局统筹购买社工867人,实现了社工服务在124个社区和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婚姻家庭、残障康复、禁毒戒毒、精神卫生、司法等16个领域全覆盖,在重大危机事件应急介入、支援服务、疫情防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宝安社工全力协助社区封控、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等工作,用社工精神与专业服务助力筑牢疫情防线。深入贯彻“广东社会工作改革试点项目支持计划”要求,2019年在石岩街道设立省社会工作改革试点社工站,推动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专业化发展,为辖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社工服务。积极推进“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建设,落实《深圳市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若干措施》,大力开展社工宣传,切实加强社工、义工“双工联动”。注重社工专业人才培养,与河池学院签订政校战略合作协议,开展社会工作产学研合作,拓宽社工人才培养和引进渠道;丰富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激励举措,对户籍居民及社区工作者取得社工资质的实施奖励,对在宝安区从业且达到一定年限的专业社工人才给予扶持补贴。不断加强社工服务机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社工服务机构履约服务的评估考核,持续提升社工服务质量,2020年5月,宝安区尚德社会工作服务社被评为全国“2019年度百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引导社工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17年试点设立宝安区驻龙川对口帮扶社工站,2019年3月,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广西都安、大化两县分别设立扶贫协作社工服务站,围绕扶贫扶志扶精神工作主线,探索出“引入一种模式、培育两种资源、关爱三类人群、实施多重计划”的社工扶贫模式,初步形成“可看、可学、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社工扶贫经验,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被纳入扶贫考核验收加分项。《中国社会工作》对宝安社工扶贫的做法两次专题报道,宝安推动社工参与扶贫的案例被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评为“社会组织扶贫案例50佳”;宝安区扶贫协作驻大化社工站的运营机构——宝安区海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与大化县国家级贫困村结对帮扶的宝安区汇美社会服务中心获得“2020年粤桂扶贫协作先进单位称号”。

政府推动、社会实施、公众参与、专业运作,慈善在民生保障中的辅助作用有效发挥

宝安是一片充满爱心的热土。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宝安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建设等各行各业百花绽放、春意盎然。宝安人开放、包容、创新的姿态,吸引了无数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筑梦于此,他们在播种成功的同时,也在播撒着爱心。长期以来,宝安的慈善事业得到历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心支持。特别是2007年宝安区慈善会成立以来,共募集善款近8亿元,救助宝安区困难群众就达到7000多人。宝安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全社会慈善意识进一步增强,慈善组织网络逐步完善,慈善实力持续壮大,受助困难群众不断增加,慈善在扶贫济困、改善民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宝安区慈善事业亮点纷呈。宝安区高标准承办了第五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首个社区分会场——新安街道海裕社区分会场,得到出席展会的民政部高晓兵副部长和省民政厅领导的高度肯定。在全国区县级率先开展慈善百强企业认定,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参与慈善的热情。不断探索创新募集善款方式,大力发展冠名慈善基金,扩大慈善救助面,冠名慈善基金总数达109家。定期举办“慈善微跑”“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和“宝安慈善论坛”,持续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深圳慈善月”系列活动,提高慈善参与度。助力抗洪救灾,2021年7月,河南省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宝安区慈善会紧急响应,于7月21日下午紧急召开会议,启动应急预案,开启募捐绿色通道,开通24小时捐赠热线,发布《宝安区慈善会助力河南抗洪救灾倡议书》,5天内就收到爱心善款近700万元。弘扬慈善文化,创办《善缘》《我和慈善一起成长》慈善杂志,创作《爱是唯一》慈善歌曲,制作《大家一起做慈善》慈善动漫,设计制作宝安“慈善娃”爱心玩具,建设“与爱同行”慈善地标,搭建首个慈善空间——“星星童画梦慈善关爱空间”,征集宝安慈善用语,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实现全区139所小学全覆盖。发挥慈善在脱贫攻坚中的补充作用,募资建成龙川县宝龙东江大桥、“宝安慈善楼”和广西都安、大化“爱心水柜”等一批帮扶项目。加强慈善管理,提高慈善公信力,宝安区民政局制定了《宝安区冠名慈善基金使用操作指引》,区慈善会制定了《冠名慈善基金管理办法》。2018年,宝安区被深圳市授予全市唯一“鹏城慈善典范区”称号。如今,宝安慈善事业已逐渐形成了“创新慈善、文化慈善、真心慈善、合力慈善”四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慈善事业新格局,形成了“热心公益办慈善、身体力行办慈善,制度规范办慈善、全民参与办慈善”的良好氛围,成为加快建设“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的重要推动力量。

2021年7月26日,宝安区慈善会举行助力河南抗洪救灾捐助仪式

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辅助作用显著增强

坚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部门推动、民间运作”,积极培育发展内部治理好、社会信誉好、示范作用好的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扎实推进社会组织“两个覆盖”,成立了197个社会组织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在社会组织管理中的全覆盖;启动社会组织“多证合一、一证一码”登记模式,统筹优化政务审批流程,社会组织登记实现“一窗式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即来即办;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执法检查力度,组织“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活动,实行日常走访、巡查、抽检、专项治理“四合一”执法方式,强化社会组织常态化监督管理,坚决取缔非法社区组织;成立宝安区民政局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和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小组,制定《行政执法公示信息内部审核和管理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管理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打造宝安社会组织专业支持体系,2016年以来,培育孵化社会组织50家,扶持项目196个,累计核发扶持资金1800多万元;充分调动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在全市创新建立社会组织人才信息库,已认定在库专业人才97人;发动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一批社会组织与广西都安、大化县共7个国家级贫困村结对帮扶,全区社会组织共认领扶贫项目71个。

依法作为、主动作为、科学作为、有效作为,社会事务管理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依法依规办理婚姻登记,在“全城通办”的基础上,2021年开始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持续推行预约服务、节假日服务、延时服务等便民举措;加强新时代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工作,通过“线上+线下”辅导方式进行服务,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提供免费婚姻家庭辅导和结婚登记颁证服务,以党建引领婚姻文化进社区,开展“婚姻幸福讲堂”专题讲座,积极倡导文明婚俗新风。坚持“幼有善育,学有优教”,推动设立宝安特殊教育学校(星光学校)福利中心分教点,在实现孤残适龄儿童九年一贯制办学义务教育阶段基础上,增设早教、幼教、职教等教学班级,打造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技能教育送教上门一体化特殊教育链条,大龄孤残儿童特色职教项目荣获“深圳关爱行动百佳市民满意项目”;与区妇幼保健院合作开展残疾儿童“家庭病床”康复服务合作,提升综合干预治疗康复疗效;建立健全护理服务培训考核机制,常态化开展护理服务培训和质量检查,护理员在国家、省、市比赛中多次获奖。依法依规、依情依理做好人生最后一站服务,让故人安息,让生者慰藉。推进绿色惠民殡葬,提升殡葬公共服务水平;倡导文明祭扫,网络拜祭,在“宝安通”APP开通“网上祭奠”模块,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加快推进殡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宝山园三期墓区竣工投入使用,新增墓位5000个,殡葬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有序推进,预计2023年建成使用;全力加强墓位销售和殡仪服务监督管理,开展违法违规私建“住宅式”墓地等突出问题专项摸排整治工作。结合群众实际需要全力推进民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动工建设全市最大区级公办养老院(春晖苑),规划床位1000张,2020年底主体工程已封顶,预计2022年底竣工投入使用;推动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新址迁建项目列入了我区2020年政府投资新增项目计划,并已完成选址和启动前期方案设计工作,预计2022年正式动工建设;完善殡葬服务基础设施,动工建设殡葬业务配套用房,完成区宝山园三期墓区建设,新增墓位5000个,有效缓解墓位需求压力。不断优化民政领域政务服务审批流程,行政许可业务审批时限大幅压缩法定办理时限95%以上,25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即来即办,85%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2019年在全市率先推进政务服务“秒批”服务。创新和规范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风险管控制度机制,编制《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管理工作指引》;委托专业安全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民政服务机构安全风险评估,将重点民政服务机构纳入全市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在全市率先全面解决街道敬老院消防验收历史遗留问题,养老机构消防验收合格率达100%;强化民政服务机构食品安全管理,全区11家救助、养老、儿童福利机构食品安全量化等级全部达到B级以上,其中有3家养老机构食堂食品安全量化等级达到A级。

不漏一车、不漏一人,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全力筑牢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安全网

2020年年初,我国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民政工作线长面广, 涉及到救助、养老、孤残儿童、婚姻登记、殡葬等众多领域和基层社区建设管理,关系到流浪乞讨人员、老人、儿童、困难群众等各类弱势群体,社会关注度极高,一旦出现问题,社会容忍度极低。宝安区民政局把防控疫情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分类制定了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指引;针对不同疫情防控响应等级,始终以高于社会面的防控举措落实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措施;将定期核酸检测覆盖到所有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真正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确保了全区民政服务机构持续保持“零感染”;分批选派98名党员干部职工前往社区、机场、出入境口岸、隔离酒店、疫情封控区等参与一线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展现了民政人的责任与担当。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实施“1+15+24大班组全封闭工作制”,得到民政部、省民政厅表扬,相关做法经验被“中国社会报”、“学习强国”APP、“中国民政”、“广东民政”等媒体广泛宣传推广。

2020年12月30日,宝安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平彪同志带队开展寒冬流浪乞讨人员街面救助

聚焦脱贫攻坚,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扎实提高脱贫质量

全力推进对口帮扶。宝安区民政局对口帮扶村为广东省龙川县龙母镇洋田村,为确保对口帮扶工作有力有效、高质量开展,宝安区民政局专门选派了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民政部“孺子牛”奖获得者费英英同志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2016年以来,在落实省、市各类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宝安区民政局自2017年起,每年投入近50万元试点设立宝安区驻龙川对口帮扶社工站,发挥专业社工在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筹资建成了龙川洋田村党群服务中心、宝龙民心桥等民生项目31个,并募集社会扶贫资金建成了宝龙民心颐养路。积极发展产业扶贫项目,推动龙川县龙母镇众合粮食加工厂分红项目、洋田村合作养鸡项目等14个扶贫产业落地,拓展村民创业增收渠道,助力脱贫奔康走上“造血”之路。采取“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的形式,成立洋田民心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整合洋田村农副产品资源,打造洋田民心生态米、洋田民心腐竹等11种洋田民心品牌系列产品。2020年,洋田村60户171名贫困户全部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和“八有”目标,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29万元,全村实现稳定脱贫。2021年宝安区民政局又积极帮扶广东省龙川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门选派一名正科领导到龙川驻村开展帮扶工作。2016年以来,宝安区已先后选派3名优秀干部长期在广东省龙川县驻村开展脱贫帮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积极开展扶贫协作。自2018年起,宝安区民政局每年投入150万元试点设立宝安区驻广西河池市都安、大化县两个扶贫协作社工站。成功将深圳“邻里节”引进大化古江社区易地扶贫安置区,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易地搬迁居民的邻里感情、相互融入和对社区的归属感,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社区、适应新环境、拥抱新生活”,促进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融得进、过得好、能致富”的目标。深圳邻里节模式得到大化县委县政府的认可,计划在全县17个易地扶贫安置点进行推广。积极促进本土社工服务发展,培育成立了大化县首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培训帮助都安一批当地人士考取了助理社工师资格,实现了都安县专业社工“零的突破”。发动7家社会组织与都安、大化7个贫困村结对帮扶,从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帮扶贫困学生,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帮助贫困村解决了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2019年9月27日,大化社工站社工到大化县板升乡弄冠村弄珠教学点进行手工工作坊活动,因弄珠未通公路,社工只能靠肩扛手提活动物资到活动场地。

在100年风雨历程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建党百年,初心不变。“十四五”崭新开局,展望2021,锚定2035,朝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启航宝安民政事业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