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眼中的生命教育与死亡关怀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30 20:48

  本报记者 包 颖 储慧静

  3月29日,“生命教育与死亡关怀”北京大学清明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一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赵法生,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安宁疗护中心主任李玲,纪录片《人间世》导演范士广等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从多维度、多视角深入探讨对生命的尊重、对死亡的关怀,旨在为中国当代社会的生命教育与死亡关怀提供全新的理念与指导。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出席论坛并致辞。他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角度,阐释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殡葬改革在思想认识、改革理念、工作方式等方面产生深刻变化;表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既要把“生”的事情安排好,也要把“死”的事情安排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殡葬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民生链条的最后环节抓紧抓好,社会各界作为实践者、推动者要参与和支持殡葬工作,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逝有所安。谈及殡葬工作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王金华表示,在思想认识方面,已充分认识到殡葬工作是重大民生事项,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方面,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的重要方面;在改革理念方面,推动殡葬方式由单纯推动遗体火化向节地生态安葬深化发展,推动葬法改革向葬礼改革延伸,推动殡葬活动由重物质重形式向重精神重内涵转变;在工作方式方面,推动管理方式由行政管理向多元参与、共管共治转变,推动改革方式由倚重行政手段向更多运用惠民利民、激励引导措施转变,推动殡葬服务由日常服务向应急保障延伸。

  最后,福寿园生命服务学院院长伊华宣读《北京大学清明论坛共识》:“敬畏生命,与他者的生命缔结命运共同体是人类世界的终极使命。清明是礼赞生命的时节,礼赞曾经的生命,珍重当下的生命,期待未来的生命;清明是启悟生命的时节,当自然生命开始凋谢,我们应该做的是接受死亡,从容地走向归宿;清明是关怀生命的时节,当生命垂危,有必要得到全要素关怀;清明是关爱弱者的时节,倡导对弱者以及所有生命的无助、困难、痛苦等抱以同情、给予关爱。”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福寿园生命服务学院、长春华夏陵园承办,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支持。来自医学、哲学、生死学、生死教育、殡葬服务等领域的专业人士以及通过网络报名的群众共400余人参加论坛。

  从哲学的角度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表示,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春和景明,孕育着蓬勃的生机和生命,人在这样的时候更能够体会生和死的关系。

  说起对死亡的恐惧,韩启德认为这是正常的,需要运用哲学的思考去克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把人类放到宇宙中,就会发现人是多么渺小,人的生命比天上划过的流星还要短暂;纵观地球上如此繁盛的物种,比人生命力长久的物种比比皆是,人类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只有用广阔的宇宙观看待人生,把自己的死亡融入到宇宙这样宏大的事物当中去,对待死亡才更容易心胸开阔。

  韩启德提出,对死亡有更好的认知,还要追寻生命的意义,不仅要有正确的宇宙观、生命观,还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我们面对死亡时,就会把恐惧感控制得好一点、解决得好一点,也会对社会多作贡献,真正提高死亡质量和生命质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创始院长邱鸿钟则提供了基于超个人心理学的中医时间观看待死亡的独特视角。他提出,人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于人的时间意识,时间意识是人自己构造的,时间不是客观的。中医的时间观是什么?《黄帝内经》这本书里“时”这个词汇超过了400个,它讲“天之序,盛衰之时也”,就是要按时间来做事。中医的时间观有一个最重要的观点,时间是通向认识、实践万物的起点,“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邱鸿钟指出,中医的时间观给了我们几点启示:第一,生死恐惧不过是一种时间关联意识。第二,人生的时间有限,生死是有定数的,因此要安时而处顺,面对死亡就不会恐惧。第三,关于死亡的意义是人为设定的,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把握生死的智慧其实是把时间谋划好,换句话说,就是早晨早点起来干活,春天来了多干活,把一辈子的时间用好,就可以了。

  知名神经外科专家凌锋讲述生死故事:

  敬畏生命的尊严,包括生和死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锋反复思考,决定用“敬畏生命的尊严”作为此次演讲的主题。她说,作为医生最重要的是敬畏生命的尊严,这个生命包括生和死,都是有尊严的。

  “作为神经外科医生,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跟生死打交道,就像从深井里往外拔人一样,每天紧张得一身汗,但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都会尽100%的努力。”凌锋说。

  在凌锋的职业生涯中,屡屡创造生的奇迹。比如,9岁患动脉瘤的潘超昏迷7天,父母一度想放弃,但凌锋注意到治疗起了效果,果然1周后孩子病情渐渐平稳,1个月后治愈出院,1年后走向了足球场,6年后动脉瘤消失,随后留学、创业,开启了全新的生活。凌锋说自己不是神医,这些奇迹得益于患者自身生命力的强大。与此同时,她也经常看到一些被“判死刑”的病人,浑身插满管子,靠人工维持着各种指标的稳定,生命在严重消耗着、萎缩着,没有生气,也毫无尊严。

  凌锋表示,一个生命的完整不仅要“生如夏花之绚烂,也要死若秋叶之静美”。近年来兴起的缓和医疗,就是帮助病人缓解痛苦,提高生存质量,保持生命最后的尊严。它坚持三条核心原则,即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提供解除临终痛苦的办法。

  在凌锋分享的六个生命故事中,有她治愈的患者的故事,也有亲人的生死故事。其中一个是关于她丈夫的姑姑的。姑姑是一名医学院学生,1937年投笔从戎参加抗日,被安排在白求恩医生手下学习。1941年,他们在唐县秦王村遭遇日军大扫荡,为了掩护50多名伤员和群众,姑姑主动暴露自己引开日军,这50多名伤员和群众获救了,但姑姑牺牲了。

  “后来,姑姑被八路军晋察冀边区评为模范党员。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那天,天安门城楼上有一个模范卫生工作者的展览,姑姑的事迹也在其中展出。她牺牲时只有27岁,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50多人的生命,这个生命是值得的,是绚丽的。我觉得,英雄纪念碑就是对她最好的纪念。”凌锋说。

  凌锋还讲述了自己公公的故事:“他是跟姑姑一起参军的。生前,曾任协和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和中国医科院的副院长。他对自己的生命非常豁达,一直跟我说,人活着要做贡献,要像你姑姑一样;人死了千万不要折腾,一定要安静。我病了,我把我所有的决策权都交给你,需要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由你来定。就一条原则,不要让我痛苦。”

  凌锋的公公在95岁那年去世。“他得了几种癌,肺癌、肾癌、肾上腺癌,但是我没有给他做特别多的干预,只是把肾癌的手术做了,肺癌没有做,就是与病共存。”

  “后来,因为呼吸不了,他非常痛苦,跟我讲了好几次,你给我一针让我过去。我说不能,因为我们国家没有安乐死的法律,我前脚给你一针,后脚就进监狱了。但是我可以帮你减少痛苦,给你做气管切开,用呼吸机来代替你的呼吸,他说好。我就为他做了气管切开,但经常是他自己的呼吸和呼吸机打架,他感觉很难受,特别是做洗澡等护理、吃饭的时候,会非常难受。所以,做护理时我就给他一些镇静剂。每天,他该吃吃、该喝喝,还能够看新闻联播,看《海峡两岸》,他95岁还关心台湾什么时候回归祖国,那是他必看的节目。”

  “我一直跟他讲,当你意识清醒时,你有你的欲望,有你想看的电视,有你想关心的事情,我必须要满足你这些。但是,当你意识消失的时候,就不浪费时间了。他都赞同。”

  “就这样又坚持了5个月,他的意识一直是清楚的。有一天,他伸出三个指头。我问,是不是你三个愿望都满足了?他点头。气管切开前,他说过三个愿望,一是过了元旦,二是过了春节,三是过了95岁的生日,就足以了。”

  “随后,他越来越衰竭,很快就昏迷了。我们监护室的医生就跟我说,主任我们可以给他上CIT,可以做透析。我说不要了,我们已经说好了,不上透析,什么都不上,让他享受大自然给他的东西,而不给他额外的东西。我们守着他、陪着他,十几分钟他就安安详详地走了。”

  “公公生前,大家就后事做了很多讨论。他告诉我们,死了以后不进八宝山,不进墓葬地,不用买骨灰盒,找一棵树,‘把我埋到树下可以继续养这棵树’。这是在我家的院子里,在他活着的时候,我们就买好了树,种下。我拍了照片给他看,这是给你买的树,好不好?他说好。我说,在树下放一个小小的碑,写几个字,‘我们悄悄地来,也悄悄地走,留下一片绿庇荫后人’,写上你和妈妈的名字、生辰,你看好不好?他说好,‘你再写上入党日期’。后面这一排小字,就是入党日期,刻好了,拍了照片拿给他看,他都同意了。”

  “所以他走的时候非常安详,跟睡着了一样。在八宝山就是家里的亲属做了一个告别仪式,每个人看着他心都很安。他留下的物品,一般人都要烧掉,好像这是不洁之物,但是我们所有的家族成员都认为这是爷爷用过的,要拿回去存着。”

  “所以,他葬在这棵树下,我们仍然觉得他一直陪伴着我们,一直看着我们。每次到家里,都要擦一擦碑,经常在他的树周围种上很多的花,因为他生前就喜欢花,所以我们一直用花、用亲情陪伴着他。”

  向死而生,用爱传递生命的温度

  长春华夏陵园董事长孟祥光讲述了现代陵园工作者如何以充满人性温暖的服务保障逝者的尊严,这些普通员工之所以能够提供暖心而专业的服务,是因为他们享有了充满爱的企业文化。

  在视频中,镜头记录的是华夏陵园一个平凡的清晨,从陵园入口处青春洋溢的引导员,到扫雪的清洁工大姐,到巡逻检查的保安,再到整理祭祀用品的礼仪人员……每一位坚守岗位的员工都发自内心地微笑着,热忱地道声“你好”。多年以来,华夏陵园坚持关爱每一位企业员工,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无论是给予逝去员工的孩子教育基金支持,还是给服务15年的老员工准备惊喜生日派对,还是给所有员工的适龄孩子准备儿童节礼物,还是在父亲节、母亲节让员工们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连同企业准备好的礼物一同寄回去……员工在感知温暖的同时,也把爱传递给更多人。

  在华夏陵园中,处处体现着“从心出发,以爱为源”的服务理念。卫生间内有暖宝宝、血压计、眼镜清洗机、牙线、头绳、女性用品等,寒冷的冬天里有棉大衣、棉手套,祭祀用品可以通过小推车推到祭祀位置……华夏陵园员工以家属的需求为导向,提供了100多项便民服务。孟祥光相信,从关爱企业员工到用心服务群众,爱的传递是生命最美的回响。

  纪录片《人间世》的制片人兼导演范士广在拍摄过程中见证了很多生离死别的故事。重症监护室里已被医生宣布脑死亡的病人,回到家里仍然使用设备苦苦维持了3个月,最后不得不放手,家人在痛苦中感到释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年轻妈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新生命的诞生;罹患乳腺癌晚期的病人,乐观积极,即使没有逃脱死亡的命运,但面对镜头从不哭泣,她坚定的笑容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医生安慰一个看到其他病人死亡后受到刺激的小姑娘,“人就像是树上的叶子,有的会枯萎落下,有的还是会长在树上。你就是那个长在树上的叶子,你会好好出院回家的。”范士广表示,这些生死故事让他看到了人在逆境中所体现出来的力量和品性,“那些教会我们如何死亡的人,也教会我们如何生活,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