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跟你感慨,他退休后找到了此生最热爱的事,感觉枉活了半生,当下的每一天都让他充满了新奇与渴望,你会羡慕吗?如果一位在讲台上一站就是十年的“老教师”,如今却感觉自己越来越“无知”,这种感觉,你能体会吗?近期《心理访谈》《让经典滋养心灵》系列,邀请“乡村儒学讲堂”的志愿讲师李杜勇和他的老伴一起,讲述人生暮年初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的“夕阳红”生活。
一个与先圣孔子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古老村落
山东省泗水县北东野村位于尼山脚下、沂河北岸,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北东野村的村民与先圣孔子有一种说不清、剪不断的感情。而让北东野村村民引以为傲的,除了因为他们所在的村子与传说中孔子的出生地颜母山一水之隔,与夫子洞相距不足千米,更重要的是,北东野村是在全国率先发起“乡村儒学讲堂”的地方。
一个鸡犬相闻、祖孙同堂的特殊讲堂
乡村儒学讲堂里的“学生”大多是这三类人群,一是八九十岁、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出的耄耋老人,二是蹒跚学步、牙牙学语的孩童,还有一辈子没进过学堂,除去下地干活就是守着灶台转的大娘大妈。他们每周两次来到这个由曾经的一个小学教室翻修改造的学堂里,伴随着窗外的尼山沂河和此起彼伏的鸡鸣犬吠,弹去裤腿的泥点,擦干头上的汗水,唱红歌、听故事,学典籍。如果传统文化是一股清泉,十年来,以北东野村为泉眼,汩汩甘泉在干涸已久的孔孟之乡的村间荡漾开来。
一位自称“小学生”的“老教师”
李杜勇是儒学讲堂的第一批志愿服务老师,自2014年4月起从事乡村儒学教育工作。虽然一直做老师,但李杜勇在退休前却与传统文化、儒学思想没有一点交集。退休前的李老师一直在小学、中学教数学,后来又在老年大学教音乐。退休后,因为想发挥余热,申请报名做了乡村儒学讲堂的志愿老师,用李老师的话说,从此,他推开了传统文化的大门,见识到了丰富而美好的世界。虽然如今李老师的足迹已经遍布了泗水县13个乡镇的300个乡村,在儒学讲堂、农家大院、田间地头授课六百多场,“学生”已近万人,但李老师却越学越感觉自己“无知”,越讲越觉得自己“浅薄”。
李老师说,在乡村儒学讲堂做讲师的这些年间,他边学边体悟,边讲边实践,整个过程中,他渐渐做到了“知行合一”。潜心传习儒学的十年间,他自身的变化悄然发生,大到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夫妻关系、邻里关系,他真正感受到了优秀典籍点滴入心,滋养心灵于无声的美妙过程。李老师说,他很庆幸自己遇到了传统文化,虽然晚,但好在没有错过。
李杜勇老师的故事让人无限感慨,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但似乎根本不必失落和沮丧,因为退休后的生活才是依照自己的内心选择“理想生活”的阶段,它或许是人物理生命的暮年,但更是精神生命的清晨。
一扇走进了就不想走出的“门”
李杜勇老师传习传统文化的过程其实是一个自我修身养性的过程,长期遇事“反求诸己”的思维模式,使他不但没有累积抑郁情绪,反而提升了人生境界。
因为中华优秀文化不是一个自然之学,不只是教给人“知识”,它是人间之学,讲的是人在人世间处理各种事情时应该具有的“智慧”。它强调人在“学”的过程中,除了讲求“习得”,还要加深“体悟”。用“心安则行之”的准则化解不良情绪,从而获得长久笃定平和的心理状态。
文化影响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其独特的优势,是可以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大智慧、大学问。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固有价值理念,如“与人为善”“仁者爱人”“修身齐家治天下”“复归于朴”等,这些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不但凝聚着先哲在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关系上的深刻智慧,而且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思想与行为,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牢保护、好好宣扬,引导更多的人推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