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解读 脱离“低幼”标签的国漫电影成长之路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7-31 17:10

《大护法》剧照


1905电影网专稿 说起今年最热门的国产漫画电影(以下简称“国漫”),丧葬一条龙当《大护法》莫属,这部“国内首部自主分级”动画电影自宣布定档时起,便在网络上迅速掀起讨论热度。近几年,中国动画的存在感似乎愈发强烈,从2011年《魁拔》的兴起,到2014年漫改电影《十万个冷笑话》横空出世,再到《大圣归来》的自来水狂潮,如今中国动画已不再仅仅是拍给小朋友们看的动画片,更多“成人向”的动漫作品纷纷呈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然而对于忠爱视觉大片的主流观众来说,国漫的兴起,是否只是昙花一现?下面我们就用数据来一一解读,逐渐脱离“低幼”标签的中国动画成长之路。


网络宣传取代路演 “自来水”现象难复制


与真人电影不同,动画电影往往更加注重依托互联网的宣传方式,从2011年起,《魁拔》系列的问世打破了中国动画“低幼化”的大众定义,以其精良的制作水准风靡网络;《十万个冷笑话》则依靠“漫画-网络动画-院线”的方式,沉淀多年,精准定位,最终成功票房过亿,为国漫开启了一条新的逆袭之路,同时也开启了“动画片”向“动漫”的转变。


当然仅凭一部电影的成功无法彻底扭转市场局面,2015年《大圣归来》上映之初本不被看好,首日排片率仅为7.8%,白事一条龙此后关于本片的好口碑一夜之间席卷网络,居高不下的热度形成“自来水”现象,促使影片日排片率一度上涨至24.17%。最终收获票房9.57亿。



在《大圣归来》的成功热潮影响之下,越来越多的国漫IP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纵然诸如《大鱼海棠》《小门神》等作品票房较好,但口碑褒贬不一,始终无法再现“大圣”现象。


投资前景逐年明朗 高品质动画需时间与金钱的考验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的众筹、制作成本来看,中国动画的票房前景还有待市场的考验,但对于投资人来说动画领域已不再是一个“不看好”、“不赚钱”的灰色地带,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资“试水”,低投资挣快钱也已不再是中国动画的单一模式。



招揽投资无门仅依靠众筹以及自掏腰包独撑制作成本的情况逐渐减少,制作成本逐渐走高,票房成绩也趋于明朗,然而高成本并不等同于高回报,在现今一年产出1-3部较好国漫的周期下,如何持续保证影片质量与热度的平衡,从而获得相应的票房回报,需要投资人与动画人共同把控,更加了解国漫的发展走向,做出值得票价的作品,切勿急功近利,方可使得国漫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国漫立项井喷 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公示统计,截至目前2017年动画电影已备案80部,相比去年同期上升40.35%,其中以山海经、西游记等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动画电影占据将近20%以上,出品方不乏光线影业、微影时代等知名公司。


今年6月,曾经创作无数经典动画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发布13部动画新片计划,其中不乏这些经典动画的重制,不仅如此,7月美影厂联合企鹅影视、福煦影视宣布重制经典动画《我为歌狂》,瞬间在网络上形成一股追忆童年的热潮。



除此之外,《十万个冷笑话》《大圣归来》等片的成功,影响着众多国产漫改项目的推进,众多公司纷纷发布漫改电影项目,“比翼新电影计划”公布十大漫改电影,光线成立“彩条屋影业”动漫集团,公布22部片单,并投资13家动漫公司,另外更有被称为“国漫最有价值IP”的《画江湖之不良人》真人电影宣布由袁和平执导,备受期待。


美日本土作品占据主流地位 国漫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目前国漫电影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仅两三部影片的成功尚且无法代表整个国漫领域,放眼海外,领国日本长久以来有着发达的动漫产业,同时保有雄厚的群众基础,据统计,2016年日本上映电影中42部票房过10亿日元,其中漫改电影(包括动画、真人)占57.14%。



从2016年美国全年票房榜中可以看出,票房前十影片无一例外均为动画电影亦或漫改电影,且除了《死侍》《自杀小队》两部影片之外,均引进国内,且均票房过亿。


那么作为世界第二大票房市场的中国内地,对于现今80-90年代的主流电影观众来说,“二次元”以成为大众文化,通过更加精准的创新与投资,国漫无论在内容还是技术方面均保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国漫现已迎来创作的高潮阶段,有IP,有技术,有投资,但最重要的还是讲好故事,选好题材,中华上下五千年素材良多,在学习美日漫改成功经验的同时,切勿急功近利而挑战对于影片质量的底线,相信不久的将来国漫可以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