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群像 微光成炬 向光前行(图)南京百年丧葬服务4000253450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07 19:25

强基础 上位次 更精准 更暖心
开门干民政 人人当专家
 
民政群像 微光成炬 向光前行(图)  
——解码“民政工匠”的精神图谱  
 
 

 

 
 

 
高 琪

 
 

 
陈振海

 
 

 
  赵良辰

 
 

 
杨志莉

 
 

 
边新娜

 
 

 
杨 荔

 
 

 
牛云省

 
 

 
王玉瑾

 
 

 
王晴晴

 
 
 

  在城市街巷的晨光里,南京百年丧葬服务4000253450在乡村院落的暮色中,总有一群身影步履不停。他们俯身倾听老人的絮语,弯腰抱起困境中的孩童,伸手牵起困难群体的希望,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以赤诚书写人间大爱。民政工作者,这群“大爱无声”的践行者,将政策的力量化作春风细雨,把关怀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需要的角落。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构筑起社会救助的温暖防线,织就保障民生的细密网络。今天,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身影,致敬每一位在民政事业中默默耕耘的奉献者们。

  天津市养老院

  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

  尊老、敬老、爱老、热情、周到、细心

  天津市养老院,始建于1953年,内设天津市民政局老年病医院,是一所集养老、护理、医疗、营养、康复、社工、安宁疗护、培训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办养老机构。

  以“尊老、敬老、爱老、热情、周到、细心”为办院宗旨,以“让老人满意,让亲属放心”为服务目标,坚持全程优质服务,形成了以护理、医疗、康复、营养、社工五大特色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服务标准,实现了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被民政部确立为民政标准化示范单位,并履行天津市养老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社会职能,助推养老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夯实基础医护服务,推进人文科室建设。创新“全健康照护”养老模式,以科研带动“健康养老”体系,提供个性化服务。探索安宁疗护服务,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与社区、医院、专业院校等合作,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

  天津市第二殡仪馆

  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

  强基铸魂奋进担当 踔厉实绩再启新程

  市第二殡仪馆始建于1967年。2021年12月,进行异址迁建启新运营。新馆占地面积498亩,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环境整洁,功能齐全,设施一流,是集遗体守灵、遗体冷藏、遗体火化、殡葬礼仪、骨灰安放为一体的国办殡葬服务机构。

  市第二殡仪馆秉持公益惠民的民政属性,普惠民生加强托底保障,提质增效推进暖心服务,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实践。党建统领强基础,高度重视精准锤炼培能育新基础工作。近年来涌现出齐利、王万喜等众多行业技能大师和优秀人才。提质培优树品牌,精心打造“亲之安”家庭守灵服务品牌,让民心工程的一流设施、优质服务惠及更多社会群众。攻坚克难担使命,历经三个寒暑秋冬,涉及百万家属群众,圆满完成旧址8.7万具骨灰的异址迁移工作,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全国尚属首例。

  天津市听力障碍康复中心医养科

  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

  替天下儿女尽孝

  市听力障碍康复中心医养科始建于2004年,采取免陪护模式,是本市最早一批的医养结合型病房,旨在满足听力中心住养老人的就医需求,减轻老人、家属的奔波之苦和照护负担。医养科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团队,涵盖了由高级医师、中级医师和住院医师组成的三级诊疗团队、专业精湛的护理团队和严谨准确的检验团队,针对各种常见、多发性老年疾病,医护人员都能为患者提供专业化诊断,并提供个体化、人性化的治疗方案。

  医养科充分借鉴三级医院免陪护病房的经验,秉承着“替天下儿女尽孝”的担当,将听力中心的“五可服务”与“五心照料”体现到每一位患者身上。2019年研发“医用腰腹带”荣获国家发明专利,2023年荣获“天津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天津市民政局“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在2023年天津市护理技能比武中荣获二等奖。

  天津市社会福利院医政科护理组 

  天津市三八红旗集体

  初心、爱心、责任心

  市社会福利院医政科护理组是民政社福医院的专业护理团队,为天津市社会福利院内收养人员提供医疗救治及护理服务。现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党员2人,团员2人,是一支女性占比90%的专业团队。护理组秉持“初心、爱心、责任心”的工作宗旨,坚持以收养人员为中心,为170余名在院养员开展24小时不间断式诊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

  专业技能层面,通过培训、比武、进修等不断提升水平,针对养员复杂病情精准护理,量身定制康复方案,比如为脑瘫后遗症的臣臣制定康复计划,改善其关节疼痛与自理能力。在基础护理层面,为养员提供个性化服务,分级护理,注重预防压疮、噎食等,做好日常消毒与传染病预防。在心理关怀层面,重视心理护理,给予陪伴鼓励,开展心理治疗。在服务层面,开展特教公益岗,组织外出活动,让养员实现价值、感受温暖。

  高 琪 全国先进工作者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高琪,现为天津市第三殡仪馆殡仪服务二科火化组组长。

  在殡仪馆工作13年中,他坚守着殡葬人的工作原则,秉承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每一次操作前,他都会反复检查设备状态,确认火化炉温度、气压、燃料供给是否正常。2021年,馆内完成升级改造,引进了一批新型火化设备。面对全英文的操作界面和复杂的机械结构,他带领同事们连夜研究说明书,拆解零件、模拟故障、记录数据。那段时间,几乎住在车间,两个月后,不仅熟练掌握了设备使用,还总结出一套快速排查故障的方法。在急难任务面前,他连续工作30小时。高烧39℃仍旧坚守岗位,服下退烧药继续操作火化炉。他始终将“专业”二字刻在心头,默默坚守在一线岗位,把工作当作事业,把工作中每一个进步当作自己的追求。

  陈振海 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

  在服务“一老”工作中展现新时代民政人责任与担当

  陈振海,现任天津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

  从事养老服务政策创制、居家社区养老等工作近十余年来,俯下身子到老人床头炕头问需问策、解难排忧,沉下心来制定一系列符合老人期待、彰显天津特色的养老惠民政策举措。

  围绕培树“津牌养老”服务品牌,系统打造“1566”养老服务工作格局,答好新时代养老服务为民答卷;起草《天津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天津市“十四五”养老服务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参与修订《天津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谋思打造“三补贴十服务”模式,推进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分层梯次发展;推出“老人家食堂”天津助餐品牌,年均受益老年人超百万;规范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程序、制定探访关爱服务机制、起草全市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意见,提出“1+N”的思路,为老年人提供“三入四嵌一床位”养老服务。

  赵良辰 

  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天津市技术能手

  专注技能提升 让老人舒心 让家属安心

  赵良辰,现任天津市退休职工养老院护理三科副科长。

  从事护理工作23年,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照护对象提供暖心的护理服务,曾多次被评为“星级护理员”。2021年11月担任护理三科副科长后,组织专技人员对全科100多位老人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完善科室老人情况明细表,制定每位老人的风险评估和个案护理要点、各楼层糖尿病老人名单及治疗措施表等,有效地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专注专业技能的提升。2024年取得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赛项裁判人聘书,并参与赛题库编制;2024年参与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赛项天津选手的操作技能指导工作;2022年12月,受聘为《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教材》编审专家,总结制定了本单位三十多项护理操作的流程和评分标准。

  杨志莉 天津市劳动模范

  为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贡献力量

  杨志莉,现任天津市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护理二部主任。

  在担任护理二部主任期间,日常护理的对象均为失智老人,她认真对待每位老人,帮助他们与疾病斗争。在她的精心护理下,治愈老人带入压疮50余例,治愈皮肤性疾病10余例,全年累计服务失能老人近200人。此外,她还注重部门团队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她带领护理团队不断丰富专科护理内涵,为住养老人提供专业、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护理工作者,她表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服务理念,确保老年人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为民政养老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边新娜 天津市三八红旗手

  妙手仁心 医德双馨

  边新娜,现任天津市养老院老年病科二级副主任医师。

  她始终将患者服务放在首位,耐心细致地问诊查体,利用专业优势精准诊断。针对患者不同病情,采取针灸、拔罐、中药等多种治疗手段,效果显著,赢得广泛认可。诊室里挂满了锦旗,称赞她妙手仁心、医德双馨。她精益求精,利用休息时间广泛学习,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兼任多个医学协会委员,充分发挥针灸与中药优势,为老年患者解除病痛。

  作为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她积极参加技术研讨和带教培训,通过理论分享和技术实操,带领青年医师共同成长,为养老院医疗专业梯队建设贡献力量。她将“医者仁心”诠释到极致,响应号召积极参加无偿献血,关键时期支援津南一线,舍小家为大家,用行动彰显民政人的责任与担当。

  杨 荔 天津市三八红旗手

  如黑夜中的灯塔为特殊儿童照亮前行的路

  杨荔,现任天津市儿童福利院生活照料科保育员(高级工)。

  默默坚守儿童福利一线岗位27年,用细心、耐心和爱心呵护着孤残儿童幼小的心灵。做好孤残儿童护理工作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更要有一颗“慈母心”,仅是培养残疾儿童穿衣吃饭这些生活日常,都要付出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坚持和努力。为此,她不断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现持有语训康复师、福利机构儿童抚育工作“育婴师”、高级孤残儿童护理员等多项资格证书,自学特殊儿童心理学,并多次在天津市、民政部组织的技术竞赛中获奖。

  杨荔的爱人是一名特警,她的父亲瘫痪在床6年直至去世,母亲车祸致右手残疾,孩子还小,照顾家里的重担都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尽管如此,她没有耽误过一天工作,更谨记自己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她的带动下,儿福院的“妈妈”们用一颗颗真心,一份份慈母爱为福利院孩子们营造了“儿福家园”,她们如黑夜中的灯塔为这些特殊儿童照亮前行的路。

  牛云省 天津市技术能手

  老人身边的“贴心小太阳”

  牛云省,现任职天津肢体残疾康复中心(天津市第五老年公寓)护师。

  她就像老人们身边的 “贴心小太阳”,为老人进行晨晚护、铺床、剪指甲、翻身拍背、温水擦浴、喂饭等生活护理。她就像一台精准的 “健康监测仪”,一旦发现老人身体有异常,总能第一时间处理,把风险降到最低。她从细微处入手,给老人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就像家人一样陪着他们。在养老护理的专业道路上,她就像一块不断吸水的海绵,永远在琢磨怎么把护理做得更精细。2021年第二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天津赛区选拔赛荣获一等奖。2023年9月,荣获黄河流域养老护理职业技能交流赛三等奖。2023年12月,荣获2023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天津选拔赛暨天津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

  王玉瑾 天津市技术能手

  万事勤为先

  王玉瑾,现为天津市养老院老年病科护师。

  她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凭借精湛的护理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信任和赞誉。她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专业技术人才。面对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她努力平衡,展现出大局意识。她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2023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天津选拔赛暨天津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第三名。她将“万事勤为先”作为行为准则,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始终兢兢业业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此外,她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利用空余时间为更多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援助,利用休息时间帮助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健康宣教,并与家属保持密切沟通。

  王晴晴 天津市技术能手

  当好平凡岗位上的“螺丝钉”

  王晴晴,现任天津市失智老人康复照料中心护理二部副主任。

  自参加工作以来,她贯彻“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工作新方法、新模式,为老人提供更精准的个性化服务。坚持“老人至上、热情服务”的工作理念,主动为老人及家属排忧解难,努力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本着“全心全意为老服务”的工作信念,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夯实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工作中严于律己、勇于担当,时刻践行为民服务作表率的信念,当好平凡岗位上的“螺丝钉”。在2023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天津选拔赛暨天津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