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公墓礼仪服务班:倾情服务 温暖逝者“最后一程”南京安神丧葬服务4000253450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11-02 05:16

发布于:北京市

祭奠是一项庄重而严肃的仪式,南京安神丧葬服务4000253450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慎终追远”的一种孝道文化,旨在表达对已故亲人或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在万安公墓,有这样一个服务班,他们负责将逝者的遗体妥善安葬的同时,也给予生者心灵上的抚慰。他们致力于为逝者家属提供贴心、周到的安葬礼仪服务,让逝者得到尊重与缅怀,他们就是万安公墓礼仪服务班。

“家属的肯定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万安公墓礼仪服务班班长刘云涛在万安公墓已经工作了21年,一直从事业务工作。2022年开始,万安公墓决定将礼仪服务业务交由内部工作人员完成。就这样,刘云涛成了万安公墓第一批殡葬礼仪师,这让此前从未接触过这项业务的他犯了难。

△刘云涛(前)为逝者进行安葬服务

“最早的时候,万安公墓的礼仪服务是第三方承接的,那时候我们所在的业务组就是帮着请骨灰,其他的礼仪流程没有参与过。”刘云涛说,刚接手的时候自己什么都不懂,只能拼命学习研究。布置祭奠灵堂、选择丧葬用品、主持告别会……刘云涛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成长。“刚开始,我们遇到过很多突发状况,好在都及时解决了。记得有一次,整个仪式都很圆满,但是到了下葬环节,我一看傻眼了,那个墓穴特别小,我又比较壮,根本进不去。我就赶紧找了一个较为瘦小的同事过来,这才顺利把骨灰盒放进墓穴。”刘云涛说,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这样的突发情况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越来越少。

每次有礼仪服务时,刘云涛都会提前一天到要举办仪式的墓地走一圈,检查无误后让工人把墓穴打开、再把遮阳伞安好,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仪式当天,戴白手套、整理骨灰盒、举行告别仪式、下葬……每一个环节,刘云涛和同事都小心翼翼。“站立的姿势、说话时的声音、脸上的表情、连放骨灰盒都有严格要求。”刘云涛说,殡葬服务虽然是为逝者安排身后事,但服务的却是逝者家属。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属的个性化需求也愈加多元化。每一场礼仪仪式前,刘云涛都会带着小组成员提前与家属沟通,根据家属的需求去准备仪式流程及仪式上需要用到的东西。

两年来,刘云涛已经记不清参与过多少场礼仪服务。他说:“生离死别始终是人们内心难以跨越的心理屏障,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服务,让这道屏障变得柔软,让人们的内心更加强大。殡葬无小事,家属的肯定就是我们坚持的动力。”

年轻人为殡葬行业注入新力量

3月22日,一场安葬仪式在万安公墓举行,那是祖孙三代一起为一位刚刚故去的老人下葬。万安公墓实习生、21岁的王钰涵先带着家属来到骨灰堂登记室,登记完证件后,协助家属取出骨灰。接着,在刘云涛的陪伴下,一起将骨灰请到墓地的供桌上。

△王钰涵(左)主持安葬仪式

“今天,我们相聚在宁静祥和的万安公墓,共同送别我们挚爱的亲人。他将在这里永远与群山为伴,同松柏长青……”王钰涵用庄重肃穆的声音开始了安葬仪式。20分钟的仪式,她一步步按照流程走,引导逝者家属鞠躬、擦拭墓碑、与逝者告别……仪式结束后,家属心怀感激地说:“服务真的很到位。特别感谢万安公墓的工作人员,让我们在送别老人最后一程时有了一段温暖回忆。”

王钰涵是一位山东姑娘,她说山东人比较重视殡葬文化,自己对殡葬行业也有一定的了解。后来,在和父亲商量后,她选择了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的殡葬礼仪相关专业。去年8月,经过一个月的培训,王钰涵进入万安公墓礼仪服务班,她清楚地记得自己参加的第一场礼仪服务时的情景。“那天是我主持仪式,家属很悲伤,他们哭,我也跟着哭,数度哽咽。回到宿舍以后,回想起白天的情景,我忍不住又大哭了一场,其实就是把家属的悲伤情绪带到我的生活中来了。其实这样不好,本来家属就悲伤,看到我哭了,他们只会更难过。”慢慢地,王钰涵学会了控制情绪,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控场能力,还会因为家属的一句“谢谢”开心一天。在实习的这几个月,王钰涵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从理论到实操,王钰涵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殡葬文化,从“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到对殡葬礼仪师产生崇敬。每次仪式,她都抱着“送好逝者最后一程”的信念,尽力为逝者家属提供支持。

△张晓华为家属办理业务

今年29岁的张晓华,原本是一名教师,后来加入到万安公墓礼仪服务班。她回忆,刚开始做礼仪服务时,手捧逝者的骨灰,她也害怕,但经历过几次后,这种感觉就烟消云散了。“当我站在抒怀堂或者墓地前主持仪式时,就想到自己站在讲台上教书育人的那一刻,对这份职业也从发怵转为了崇敬。” 张晓华说,“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人负责生,有人负责死。希望未来我能在殡葬礼仪师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陪伴好每一位前来的家属,为每一位逝者做好有尊严、充满温情的告别。”

刘云涛表示,传统意义上,从事殡葬行业的都是“大老粗”。现在殡葬行业从业者的学历提升了、年龄变小了。正因为有了像王钰涵和张晓华这样的年轻人加入,为殡葬行业注入了新力量,带来了新思路。“殡葬行业绝不像传统观念认知里那样刻板和死气沉沉,而是一个充满生机的行业。”在万安公墓礼仪服务班的成员看来,他们主持的每场仪式都是为逝者告别世界赋予一份庄严和温情,温暖生命的“最后一程”。

文字:《北京社区报》记者 贾祥伟

图片:《北京社区报》记者 任晓宇

编辑:佳祥 嘉芸

北京民政

2024年北京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

2023年北京民政工作亮点,我们带您再回顾→

超期待!2024年北京民政工作这样干——

铆足干劲 民政人“满弦开工”

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长啥样?带您进一步了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