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安神殡仪4000253450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0-10 16:16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积淀,安神殡仪4000253450因而有不同的文化传承,并构成不同的基本国情,进而影响各自的发展道路和发展前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伴随历史前进的脚步,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习近平十分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过一系列重要而深刻的论述。例如,他强调,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强大的精神前提;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弘扬好;要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利用好;要高度重视优秀传统道德在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深入理解习近平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本文围绕究竟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有哪些精华、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三个问题,谈点思考。

  界定:本土原创、民族特色、历史传承

  传统文化对后世人的思想言行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引导作用。其内容主要包括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风俗、道德、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文学、艺术、哲学和典章制度等。传统文化既然是历史沿革流传而来,那就必然是民族传承下来的,因为历史都是民族的,民族塑造历史,历史凝结文化,文化诉说历史,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这就决定了传统文化与历史的脚步相伴而行,并深深融入民族的血脉。历史有多久,民族就有多久;民族有多久,传统文化就有多久。因此,界定传统文化必须考虑本土原创、民族特色、历史沿革三个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如果仅仅从历史沿革来界定中华传统文化,是很难的。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如何界定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年限呢?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虽然有共性,但也有明显的个性。显而易见,仅从历史的角度来界定传统文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这样一来,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应该包括中国各民族历史上本土产生并沿传下来的文化,而且还应该包括中国历史上从国外移植进来并沿传下去的文化。

  如果仅仅从民族特色来界定中华传统文化,也很难。传统文化是相对于非传统文化而言的,非传统文化的特点是可变性和多样性,传统文化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独特性。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是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多样性文化而言的,它是多样性的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生命力最强且独具特色的最美之花。但是,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都是有区别的,如果相对于中国国内来说,仅仅从民族特色来界定中华传统文化,其呈现出来的特点将是文化的多样性、非传统性,并不是文化的传统性。

  如果仅仅从本土原创来界定中国传统文化,更难。因为缺少历史积淀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不可能称之为传统文化的。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界定中华传统文化,才能最少歧义呢?只有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中,那些完全符合“本土原创、民族特色、历史传承”三者要求的文化才能称之为传统文化。显然,只有汉民族明清以前创造和传承的本土文化才能称之为中华传统文化。

  精华:跨越时空、超越国度、价值永恒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许多可以称之为精华的思想理念、智慧哲理、名言警句。认真挖掘、梳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必要。习近平指出,这将“有利于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六大方面。

  爱人仁民的民本思想。孔子 “仁学”的核心宗旨便是“爱人”,倡导“亲亲而仁民”“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主张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其养民也惠”。孟子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得天下”之道在于“得其民”“得其心”“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管子强调“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荀子则认为君民关系是舟水关系,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点。《尚书·五子之歌》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汉代贾谊指出“民者,万世之本也”。柳宗元甚至倡导“官为民役”。

  治国理政的深刻谋略。强调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强调“礼法合治”“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缘法而治”。强调廉政,“公生明,廉生威”“廉政勤政”“重典治贪”。强调借鉴历史经验,“以铜为镜”“以古为镜”“以人为镜”。强调与时俱进、力戒刻舟求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实干兴邦,“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清谈误国”。强调同心同德、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认为成大事之君王必“??赖同心同德之臣;亟合群策群力之助”“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强调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强调和平止战, “国虽大,好战必亡”。强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励志为公的使命担当。《礼记·大学》强调“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北宋张载倡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孟子·梁惠王上》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学经典《礼记·礼运》倡导“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忠贞不屈的爱国精神。苏武不惧威胁、不贪美色、持节不屈的爱国信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爱国胸襟,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赤忱,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绝笔,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诗句,史可法“誓与城为殉”的爱国壮举,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呼吁,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爱国誓言,邓世昌从军卫国、生死度外、与舰共存亡的爱国壮举等,都堪称为爱国精神的典范。

  “和合中庸”的治世思想。《论语·子路》记载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学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尚中贵和”,社稷和谐。《左传·襄公十一年》推崇各诸侯国和谐相处,“如乐之和,无所不谐”。战国末宋玉以乐喻政,主张“清浊相和”“更唱迭和”。《中庸》则更明确地阐发了和合、中庸、包容的思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左传·隐公六年》指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尚书·尧典》主张“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高尚人格的修身引导。一是重视荣辱观,强调“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二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三是欢迎批评, “闻过则喜”“过则勿惮改”。四是倡导自省自励,“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五是倡导“慎独”“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六是注重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必信,行必果”。七是崇尚礼让包容,“温良恭俭让”。八是坚持真理和坚守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九是重视学习和教育,强调 “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十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十一是主张学以致用,强调“内外兼修”“经世致用” “内圣外王”。十二是强调从小事做起,“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十三是倡导戒骄戒满、谦虚谨慎的品格,“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十四是强调自力更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十五是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上六个方面的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堪称为精华,因为这些内容都可以跨越时空、超越国度、价值永恒,都可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这六个方面虽然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部,但足以看出其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源头活水;足以看出其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丰富和促进人类文明的巨大意义;足以看出其所蕴含的独具特色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对于今日中国人的道德修养、品格砥砺、树志向立、设身处事、治国理政,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十分宝贵的精神引领和智慧启迪。

  弘扬:分清精华糟粕、创新创造转型、教育宣传并进

  辩证审视、鉴别优劣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前提。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传统文化,对其精华和糟粕有准确的鉴别。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丰厚滋养,也能为我们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但是,必须要看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虽然有很多精华,但也存在一些糟粕。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只有分清精华和糟粕,才能明确什么该弘扬,什么不该弘扬;才能扬之当扬,弃之当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有魅力 。

  创新、创造、转型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要求。时代变了,社会变了,人们的社会角色、社会分工、社会实践都变了,于是审美的标准、兴趣的燃点、交往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平台等都和古人大不一样了。当此之时,我们必须善于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并对其精华以现代人容易理解、喜欢接受、便于普及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才能受欢迎、易接受、入心脑、利传播、化践行。正如习近平指出,必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这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更好地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服务,为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细化教育和宣传、融入生产生活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方略。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舆论宣传、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网络传播等多种方式,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现代价值,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和人际交往中;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重大意义。只有使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与人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才能有长久生命力,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中央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重点任务和措施。毫无疑问,只有通过这些全方位的有力措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才能拥有良好的环境、可靠的载体、有效的平台,传之久远,影响各个领域,落实、落细、落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