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共荐《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创新之姿守护文化根脉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02 02:52

央视网消息:这个大年初四,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共同推出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欢喜”作为开篇,不仅“点燃”了浓浓的年味,显得颇为应景,而且一下子就拉近了古典诗词与当下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时光荏苒,岁序迁流,《中国诗词大会》已经陪伴观众走过了八年时光。新近收官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在达成了中国诗词有效传播的基础之上持续发力,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节目的自身魅力与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深耕于各行业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对《2023中国诗词大会》给予了真诚的认可与充分的肯定。我们看到,《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有一路走来的不变初心,还有从形式到内容的不断创新,更有给予我们以文化滋养的纯粹诗心。

 历经八载岁月,坚守初心不变

在这个竞相求新求变的时代,确立一个长远目标固然重要,但我们不应该遗忘当初为了什么而出发。对此,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首先指出,《2023中国诗词大会》展现了一如既往的优秀品质,体现了总台守正创新、弘扬传统文化的不变初心。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也表示,《中国诗词大会》始终试图实现的,是为中华经典诗词在当今世界找到一片土壤,这需要大众的喜爱和传播,更需要发自内心的认同、使用甚至创作,让诗词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当下成为中国故事与中国形象的一部分,提升民族凝聚力与文化向心力。

优秀的文艺作品始终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阐明了《中国诗词大会》所体现出的人民性:《中国诗词大会》经历八载岁月积淀,始终以文艺拥抱时代,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展现华夏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华民族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以“常新”的创作思维谱写“人民就是史诗,奋斗就是诗篇”的时代华章,最终成就让观众回味无穷的荧屏“常青”。

从文化建构这一视角出发,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认为:“《中国诗词大会》构建了一个意蕴丰厚的文化场域,酣畅淋漓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灵动和中国人民的诗意人生。而正视并发掘好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守正,更是创新成功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节目带领大众在诗词中共同追忆生生不息的血脉根亲,传承延续辉煌发展的千古风习,对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诗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意义。”

历经八年岁月,《中国诗词大会》深深扎根于人民,在建构意蕴丰厚的文化场域基础之上,为中华经典诗词在当今世界找到一片土壤,无一不体现了总台守正创新、弘扬传统文化的不变初心。

从形式到内容,创新无所不在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能够做到荧屏常青,与节目自身的创新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2023中国诗词大会》从外在形式的直观呈现,到节目内容的意蕴内涵,都体现出了对于创新的不竭追求。

就技术创新层面,中华书局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周绚隆阐述了全息虚拟人这一创新科技的应用:仿佛从历史深处款款走来的“苏东坡”,是中华书局基于古籍文献和数字技术打造的全息虚拟人,此番亮相《2023中国诗词大会》,是总台“思想+技术+艺术”创作理念的生动实践,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关注与热情点赞。不仅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古籍数字化开发与应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让我们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合作中,看到了传统文化在融合发展中的丰富可能与广阔未来。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雨认为,“节目综合运用身临其境的场景、现场还原的表演、具有时代意义的视频和照片等充满趣味性的出题方式,将绵延数千年的诗词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延展开来,让观众在不知不觉间感受诗词所承载的观念、情怀乃至价值意识,延续文化的传承。”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邓凯注意到了《2023中国诗词大会》在比赛机制上的更新:节目以“民间出题人”“诗词抢答”等丰富多彩的赛制形式和“情景共答题”“画中有诗”等沉浸式演绎的呈现方式,搭建了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沟通交流的桥梁。其一,节目现场通过“情景共答题”和“画中有诗”等形式,将文字转换为视觉呈现,从“心领”到“神会”更为直观生动;其二,点评嘉宾既以其广博知识储备和观众一起鉴赏诗词,也对参赛选手答题中的错误选项进行正确解读,教学相长;此外,参赛选手、点评嘉宾和观众的互动交流,建构了中华诗词的立体传播空间,活化了中华诗词之美,张扬了中华诗词之美,美得没有距离,美得没有隔阂。

除却视觉形式的迭代更新,《2023中国诗词大会》的内容创新同样富于多元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注意到,节目将镜头对准普通人,从机长、农民工、学生到铁路工程师,通过讲述各行各业的人与诗词的联系,拉近人们与诗词文化的距离,润物细无声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强调了节目对诗词背景知识普及性的重视,不仅让观众看后收获了参与感和娱乐感,更让节目本身具备了“获得感”的新属性,体现了总台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身为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的赵声良,关注的则是节目对于敦煌文化的深层次发掘:“《2023中国诗词大会》创新性地以沉浸式演绎的方式呈现敦煌飞天,突破时空界限,用独特视角‘打开’敦煌,呈现敦煌文化的辉煌灿烂。”

从科技创新和赛事安排等外在形式,到涉及文化深度的内容传播,《中国诗词大会》恰如一泓生生不息的活水,始终在不断进行着内在演化与迭代更新。

于诗情画意中,领悟诗心之美

从《尚书·尧典》的“诗言志”主张,到西晋陆机的“诗缘情”体悟,人们对于诗词的理解和认识在不断发展变化,并以自己的方式抵达对于诗心的领悟,也许这正是诗词的无穷魅力之所在。

新时代,开新局。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一方面认为“在新时代,中国电视应当也正在承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价值的使命”,另一方面更看到了节目对传统文化的促进作用:“八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历久而弥新,长盛而益振,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热切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它践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它推动了中华经典诗词在海内外的弘扬、普及与传播。”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进一步指出:“《2023中国诗词大会》将创作视角纵贯中华文化、历史古今,以诗词作为串联,注重挖掘当下人物与诗词相互浸润的内涵,立足新时代,让古老的智慧散发出当代的力量。”

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讲席教授陆小华以富有诗意的语言点明了节目的大众性:《中国诗词大会》走到第八年,它不再独属于诗词爱好者,诗词也不只是被时间封存的墨痕,它和观众一起,把诗写在“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日常美好里,写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勤奋耕耘里,写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远方,写在“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壮志中。

光明日报社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也表达了“英雄所见略同”的看法:“吟诗诵词向来被视为文人的风雅,然而,这并不等同于文学艺术就该被奉为阳春白雪而束之高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在注重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性表达的同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核心,让台上选手和台下观众都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参与感,彰显出每一个人日常生活的丰富诗意。”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对《2023中国诗词大会》给出了概括性较强的整体性评价:延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思想+技术+艺术”的多方位融合,《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内容的广度和文化节目的气度,带来了一场有温度、有能量、有视觉享受的诗词盛宴。《中国诗词大会》的文艺工作者们不断推陈出新,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和内容,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向世界展现民族之力量。

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以充满力度的真知灼见,从众多角度表达了对于《2023中国诗词大会》的中肯看法。《中国诗词大会》陪伴观众走过的八年,是引领诗词文化从“清流”变“潮流”的八年,也是它辐射、连接并培育越来越多诗词爱好者的八年。节目从亮相至今,始终把目光投向最广大的普通人,通过把“诗”与“人”紧密连接起来,展现诗词生生不息的传世温度和熠熠生辉的时代光彩。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优秀的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是先人在思想、文化以及审美上的缩影。新一季的节目用沉浸式表达和文化解读,引领国人共同追寻和守护诗词这一传承千年的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