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正能量】病房里“捡”到个妈:一场跨越7年的亲情奇遇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17 01:07

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大娘有联系,南京安神礼仪4000253450

我过不去也要给她发个微信打个电话,

听见她有个回音我就安心了。

——第11042个天天正能量获奖故事

4月的抚远,清晨依旧弥漫着丝丝凉意,马清英双手紧攥着刚买尚有余温的豆腐,顶着凉风匆匆迈向初大娘家。

“大娘,我是清英,给您送豆腐来啦!”到了门口,马清英高声唤道。

门缓缓打开,初明香大娘满是皱纹却洋溢着笑意的脸映入眼帘。

今年85岁的初明香是一位寡居的老人,老伴去世40多年,无儿无女的她却在晚年收获了16名好儿女,他们就是初明香帮扶小组的志愿者们。

从最初的提防谨慎,到后来的好大儿好闺女,7年间,16名志愿者用真心换真情,打动了老人的心,也让老人的生活愈发滋润。

2018年,命运的丝线悄然交织。彼时,马清英的爱人因病住院,在病房中,她结识了初大娘。

看着只有远方亲戚照料的初大娘,马清英的心里充满了疑惑,身为东极雷锋志愿队志愿者的马清英,坐到初大娘床边,轻声询问:“大娘,您咋啦?”

初大娘长叹一口气,眼中满是无奈:“姑娘,我那廉租房三年没交热力费,再加上违约金,得一万多块,我一个孤寡老人,哪有这么多钱啊,愁得病倒了。”

同时马清英也在和大娘交谈中得知,初大娘的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非常微弱,被民政局和残联定为三级残疾孤残老人。她的爱人已经去世40多年,无儿无女的她生活很是清苦。

知道老人遭遇的他心中一阵揪痛,握住初大娘的手说:“大娘,您别上火,等我爱人出院,我就帮您去有关部门问问,说不定能减免些。”

就这样,爱人出院后,马清英立刻行动起来。

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她先后去了民政部门和热力公司进行沟通,随后又回到东极雷锋志愿队,与大家伙一起商量着如何帮助初大娘。

此后一周,马清英和队友们四处奔走,跑社区、民政部门和热力公司,终于,热力公司被他们的爱心与坚持打动,同意减免部分费用。自此以后,初明香大娘和志愿者们的故事开始了。

“起初,大娘对我们还是有所顾忌的。”初明香志愿服务小组的组长欧阳小耕告诉记者,“大娘的情况,很多人都来看过她,但是也就是帮扶一次就没有联系了。一开始她觉得我们也是这样,所以对我们也是不温不火的。”

可是东极雷锋志愿队的志愿者们,从一开始就根据初大娘的情况,制定了长期帮扶的计划。经过几次团体组织的活动后,更是由16名活动较为积极的志愿者组成了“初明香志愿服务小组”。

马清英和初大娘住在同一个小区,李振艳也住在相邻小区,两人总是为初大娘送饭、送菜,平日里帮忙洗洗涮涮打扫卫生。走得近了后,初大娘对他们也渐渐亲近起来,互相之间的感情也逐渐深厚。

“这些年,我几乎每天都要和大娘有联系,我过不去也要给她发个微信打个电话,听见她有个回音我就安心了。”马清英告诉记者,初大娘早就成为了她心中的牵挂。

2022年,初大娘因心脑血管问题再次入院,平日里靠打零工生活的马清英,毫不犹豫的停工来到医院照顾。

在医院,马清英全天陪护初大娘,精心照料,而其他志愿者也纷纷帮忙。韩继芬、周玉华等人轮流替换马清英,让她能回家休息,欧阳小耕、周希玲负责送饭、买吃的。

“大家每个人都很紧张大娘的身体,所有人也都互相体谅,轮流尽自己可能的出一份力。”经过小组成员们10天的精心照顾,初大娘健康地出院了。

出院后,志愿者们又从相关部门帮初大娘申请了2000元护理费,并把这笔钱给了初大娘。

“当我们把钱给初大娘时,她说啥也不要,非得把钱给我们,那我们也不能收啊,后来大家就商量用这钱给大娘买点需要的东西,在征得大娘的同意后,马清英领大娘去做了一套合身的寿衣。”李振艳告诉记者。

这些年,初明香志愿服务小组的志愿者们从组织活动,到自发上门照顾大娘,大家的情谊也在活动中越来越深厚。

“我们平日里,谁有空谁就去大娘家看看,有时就是陪她聊会天,逢年过节还有大娘的生日,大家也是不约而同的会聚到一起。她常说,我们就是她的儿子女儿。”

志愿队还经常带大娘到市区参加大型活动看热闹,到黑瞎子岛游玩等等,照片中的大娘总是满面笑容。

欧阳小耕告诉记者,队员们也各尽所能,遇到老人家有什么需要就及时帮衬一下。

韩继芬一家,全家都参与照顾老人,包括儿子的女朋友。周希玲和爱人周立福长年居住乡下,但只要初大娘这边有重要事情,她们都会专程赶回来。

范成夫妇虽然打工非常忙,却依然抽出时间照顾老人。

周玉华经常利用假期回来的时候来看望大娘,陪她唠嗑。

王红艺和杨轶章、张建梅、董俊英虽然都非常忙,但每到过年或初大娘的生日,总是收到他们贴心的礼物。

许志林因照顾高堂老母虽远在老家,心里一直挂念着初大娘,每次要给老人家添置东西的时候都一定要尽一份心意……

2022年,根据政策需求,欧阳小耕和马清英、李振艳成为了初明香老人的委托监护人。这一身份转变,意味着他们三人的责任更重,可他们心中满是坚定与温暖。

“成了监护人,就得把大娘的一切放心上,不能有丝毫懈怠。”李振艳告诉记者,面对更重的责任,他们没有退缩,而是早把初大娘当成了一家人。

“马清英父母没得早,像照顾自己父母一样伺候大娘。而我婆婆也和初大娘一个小区,俩人处成了老闺蜜,不仅是我们自己照顾着初大娘,我们的家人也和我们一起照顾她。”

“大娘不吃牛羊肉,爱吃清淡的和豆腐,她肠胃不好,所以吃水果我都不让她吃生的,都让她煮煮再吃……”说起初大娘的身体情况,马清英细细数来。

而面对这些好儿女们的细心照顾,初大娘也是打心眼里高兴和感谢。“大娘自己在家生豆芽,她总是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去取豆芽,这就是她表达感谢的方式。”

欧阳小耕告诉记者,无论多忙他们都会去取大娘给的豆芽,因为他知道,这除了是大娘表达感谢的方式,也是想念他们的暗号。

“我一辈子没享过儿女福,晚年能遇到你们,是修来的福气。”每每听到大娘这样说,初明香志愿服务小组的志愿者们都会相视而笑,并告诉初大娘,“大娘,您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会一直陪着您,让您晚年幸福快乐。不管啥困难,都不会丢下您。”

七年春秋,两千多个日夜,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人间至善。

这不是血缘的羁绊,却比亲情更浓;没有法律的约束,却比契约更重。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生活报,为初明香志愿服务小组颁发正能量特别奖及10000元奖金。

致敬这份不离不弃的守护,你们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在抚远的街巷里熠熠生辉。

来 源:天天正能量

编 辑:王文序

编 审:吴思晨

监 审:祁 巍

原标题:《【天天正能量】病房里“捡”到个妈:一场跨越7年的亲情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