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好人好事】温暖相伴,孤单不再:一位老人与她的一群爱心守护者南京丧葬4000253450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4-17 22:03

在抚远有这样一群人,南京丧葬4000253450他们默默无闻地共同守护着一位85岁的孤残老人,结成互助小组,关心照顾她,自相识开始,已经陪伴她走过了七个春夏秋冬。

初明香老大娘今年85岁,是一位独居四十多年的老人。她的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非常微弱,被民政局和残联定为三级残疾孤残老人。初大娘老伴去世40多年了,她没有工作、没有产业、没有儿女,居住在政府安置的廉租房里,靠每个月的政府补贴维持生活,但因年老多病,时常会有手头拮据的情况。

2018年,78岁的初明香因无力缴纳热力费而上火生病住院,生活陷入困境。就在这时,她遇到了热心肠的志愿者马清英,她联系雷锋志愿队的队友们,不仅义务照顾她到康复出院,还积极为她奔走,最终帮助她减免了拖欠三年的热力费,剩余部分由志愿者们共同承担。从此,初明香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生活迎来了转机,志愿者们为她成立了专门的“初明香志愿服务小组”,照顾她的日常生活。而离她家最近的马清英、李振艳、欧阳小耕更是在社区的见证下,成为了老人家的委托监护人。

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温暖了初明香老人的晚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事。

马清英和韩继芬,都是经常出去打工贴补家用。在初大娘住院期间,她们放弃打工的机会,和队友们相互配合,每天陪护接送老人家。初大娘两次住院,政府给补贴了2000元护理费,但她们俩谁都不肯要。初大娘心里非常过意不去,硬是“摸”到了马清英大姐家,给她去送钱,表达感谢之情。马清英大姐执意不收,就想了个办法跟大娘说,你看你这么大岁数了,也该准备长寿衣了,就用这个钱来定做一套可身儿的吧。并亲自领着初大娘去市场挑选最喜欢的款式,巧妙地把这笔钱都用在老人家所需的地方。

志愿者们不仅帮助老人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比如铺设电热床、安装热水器、铺地板革等,还在疫情期间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帮她采购物资、药品,处理生活垃圾。逢年过节、老人生日等重要时刻,志愿者们都会陪伴在她身边,让她感受到亲人团聚的幸福。

初明香老人的生活因为志愿者们的爱心而焕然一新。她的梦想是拥有一个温暖的家和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虽然她没有亲生的儿女,但志愿者们用行动让她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志愿者们不仅照顾她的日常生活,还经常带她参加市里的大型活动现场看热闹、去公园遛弯、到黑瞎子岛游玩,让她的晚年生活充满欢乐。在这七年多时间里,始终如一,不离不弃。

队员各尽所能,遇到老人家有什么需要就及时帮衬一下。马清英离初大娘家最近,同住一个小区,常常家里做什么好吃的都给大娘送一份过去,平日里打扫卫生、搬搬扛扛的、买药买菜的力气活儿干得最多,特别是冬天里老人家不敢出行,她就成了初大娘的专职跑腿儿。韩继芬一家,普通的工薪家庭,在她照顾老人以来,她爱人和儿子也都参与进来,后来呢,他儿子有了女朋友,是医院的护士,也加入到照顾初大娘的爱心队伍,他们四口都成了老人的“儿女”。周希玲是互助小队的队长,她和爱人周立福在浓桥镇有酒坊和田地,长年居住乡下,但只要初大娘这边有重要事情,她们都会专程赶回来。范成夫妇虽然打工非常忙,却依然抽出时间照顾老人。周玉华是海青镇养路段的工人,经常利用假期回来的时候来看望大娘,陪她唠嗑。欧阳小耕是热力公司的员工,经常抽空去初大娘家给她做一些饭菜改善伙食,遇到大娘拿不定主意的事儿,就以“儿子”的身份给她做主处理。李振艳自己的父母公婆都已是高寿老人,还有一个十岁的小女儿,加上经常带领团队参加市里各种演出活动,精力有限,就常常在给初大娘添置东西的时候悄悄多承担一些费用。王红艺和杨轶章、张建梅、董俊英虽然都非常忙,但每到过年或初大娘的生日,总是收到她们贴心的礼物。许志林因照顾高堂老母虽远在老家,心里一直挂念着初大娘,每次要给老人家添置东西的时候都一定要尽一份心意……

在初明香志愿服务小组的带动下,一些单位和社会团体、爱心人士也关注到初大娘,并对她进行资助。

初明香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爱心和志愿服务的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人士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支持。希望这样的爱心能够继续传递下去,让更多的孤残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来 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编 辑:王文序

编 审:吴思晨

监 审:祁 巍

原标题:《【身边的好人好事】温暖相伴,孤单不再:一位老人与她的一群爱心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