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 中国内地第一位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学术部主任、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
夏学銮
刘少杰
文/特派北京报道组 徐锋、柳建云、赵琳琳、田小平、严利、谢绮珊、刘彦广、杜江
报告摘要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专家建议
传统文化营养丰富,当代核心价值也仍然需要从中吸取养分,而不能将其妖魔化,再另起炉灶。我们一方面要挖掘、继承、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另一方面,也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代社会的特性和需求。
要建设健康文化氛围,不能仅仅限于文化观念本身,还要关注文化的传播形式。
农民接受文化主要是感性方式,对深刻理论可能接受困难,应根据表达对象采取适合的传播形式和表现形式。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要求,引起会场内外高度关注。因为,伴随物质丰富的文化繁荣,是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有了文化繁荣的小康,才是全面的小康。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越博大精深就越受人尊重,发展就越有动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为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数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专家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阔步走向全面小康的中国人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更热切。
核心价值向传统文化回归
陆地表示,社会的进步更体现在文化、文明上,十七大报告将文化建设提到更高高度,多次提到“文明”这个字眼,这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建设、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陆地认为,核心价值对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社会而言都至关重要,一个社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取决于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而我们在设计核心价值体系时,尽量能简洁、实用、内涵丰富、前瞻性强,这样既易于公众接受,又利于传播,而且能保持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同时应该有所层次,有些是现实能操作的,有些则要到未来才可能实现,不能过于超前。
陆地认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应向传统文化回归,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而不能一味照搬西方文化理念。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内涵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我们一切社会行为所强调的准则、美德,都包含在这五个字里了。因此,传统文化营养丰富,当代核心价值也仍然需要从中吸取养分,而不能将其妖魔化,再另起炉灶。他认为,我们一方面要挖掘、继承、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另一方面,也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代社会的特性和需求。
夏学銮说,过去对文化的软实力不够重视,此次特别提出要扶持慈善等公益性的文化,文化体制改革实际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脉相承的。此次首次提出设立表彰有杰出贡献文化工作者的荣誉制度,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各自的作用,培养带头人,发挥精神资源、文化资源的优势,也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政策。
低劣选秀节目是在拼低俗
对当前某些地方盛行的低劣选秀节目,陆地教授表示,这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中存在的某种浮躁心态。如今,一些人把收视率、眼球经济放到首要位置,不是说这些东西不重要,但是如果一味追求这些,比不了高雅就拼低俗,自己对这种现象很忧虑。他表示,寓教于乐是必须的,但第一要进行总量控制,第二要进行质量审核,这样才能保证和谐文化的格调。
刘少杰表示,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和谐社会是承认社会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各种文化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文化就会出现丰富的内涵,无论哪种文化、思潮和观念,作为信息形式都会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传播。要建设健康文化氛围,不能仅仅限于文化观念本身,还要关注文化的传播形式。
农民工也享有文化权益
对目前农村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现状,陆地表示,我国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迁徙,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观念等种种原因,农村地区以及农民工群体的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首先,作为“人”,应享受文明、教育和文化消费的权利,国家应从政府层面出台措施,保障这个群体的合法权益;其次,社会应该改变观念,农民工并不是城市的对立面,他们为城市发展承担了责任,也理应享受相应的权益,其中就包括文化权益。
刘少杰说,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村人口接受喜好和传播途径都有特殊性,各地都有各自文化传统,各个民族地区都有文化基础,不能简单用市场文化替代区域文化,而是应扶持当地传统文化。另外,农民接受文化主要是感性方式,对深刻理论可能接受困难,应根据表达对象采取适合传播形式和表现形式。
夏学銮说,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确是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提法,指出要注重解决文化发展和文化分享中不均衡、不平等、不公平的问题,体现了对农民、少数民族和进城务工人员三大群体的人文关怀。
责编:王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