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08-16 20:36

编者按: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学习中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近日,首届“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闭幕式在云端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组委会、中国网教育频道共同主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入大中小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中国网教育频道策划首届“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系列报道,本期将对上述问题进行解读。

特邀嘉宾: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张明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是精神内核吗?

中国网:您认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意义?如何界定优秀的传统文化?  

张明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文化复兴有着积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承数千年,对于人类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文化在数千年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有其自然的优胜劣汰发展规律,在其传承的过程中,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传承的往往是精华和有益的。如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文化,以“诗词书画”为代表的艺术文学,还有与普通大众关系密切的、活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网:您如何理解“文化”?

张明远:只有个体学习、享用、拥有、把它变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时候,这才是文化,如果文化对自己而言只是客观的东西,是不能称之为“文化”的。我理解的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群人的生活样式,文化只有与个体发生关联,对个体而言才具有价值。

中国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更认同儒家,其中“仁、义、礼、智、信”是一种道德准则,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吗?

张明远:不能孤立地、片面地讨论儒家思想,我们首先要理解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孔子最高的理想是“仁”,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的理念归根到底是为了“人”,“合而言之”是为了“道”,这是孟子的核心思想。这种思想在现代被称之为“人本主义”,即怎样对人仁义。这种核心思想无论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是一种永恒的、普世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为出发点,去吸取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有益的部分,便能做到为我所用。

中国网: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张明远: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博物馆里陈列的物品,而是非物品的技艺。以陶瓷为例,中国古代陶瓷享誉海内外,当代中国人仍然不断地传承陶瓷技艺,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关注的是制作陶瓷的技艺和来传承这种技艺的人,这种技艺本身是非遗,陶瓷是非遗创造出来的物品。

中国网:能否认为传统技艺的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明远: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无形的,它是以有形的物件作为载体的,非遗的传承离不开道具,如影人是皮影戏的一种道具。

中国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没有历史时间的限度?

张明远:目前确定的非遗项目一般是百年以上、有三代人传承。

中国网: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共有多少项?

张明远:目前我国有42项非遗被联合国认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级非遗总数中国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非遗保护分四级,县、市、省、国家,仅国家级非遗就有一千多项。

中国网: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生产出的作品背后是否存在精神内核?

张明远:我们在研究一件物品的时候,需要探寻它背后存在的精神内核。

非遗文化项目是学校美育、德育、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网:本次“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您对哪些项目印象深刻?

张明远:本次活动三分之二的项目与非遗相关。现在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不仅仅是书本中的东西,而是在生活中鲜活存在的活的文化,其中研究榫卯结构的项目、被联合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剪纸等项目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网:您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学习活动有哪些特点?

张明远:第一,接触的对象是鲜活的。非遗项目需要经过专家评审,不但要认定它是非遗项目,而且要认定此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并由政府颁发证书,因此非遗文化是鲜活的文化。

第二,非遗项目学习需要实践。只有书面知识性的学习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实践、重传习。

中国网:非遗文化进校园具有怎样的教育意义?

张明远:第一,非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第二,非遗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有很多非遗项目的作品能够涵养学生的美学素养。第三,非遗项目注重实践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悟非遗文化,是传承文化的有效方式。第四,非遗学习也是一种技艺的学习、工匠精神的学习,与劳动教育联系密切。因此非遗文化涵盖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方面的内涵和功能。

中国网:非遗项目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的非遗项目能否普及推广?

张明远:非遗项目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目前影响广泛的非遗项目如昆曲、京剧、粤剧等,在中国的南北方都有很强的影响力。联合国认定的非遗项目有些是以中国来冠名的,其中中国剪纸具有57个国家级的非遗项目,这57个非遗项目遍布中国的东西南北,但每一项都兼具当地特色。

非遗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大学科

中国网: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张明远:我过去研究传统节日和农耕仪礼比较多,主要研究其文化内涵。今天的非遗学有五大任务,保护、传承、普及、弘扬、振兴,都需要研究。非遗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大学科,同时实践性很强,也是交叉学科。非遗学分为十类,民间文学,曲艺,民俗,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传统技艺。

中国网:以上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都适合进校园么?

张明远:需要有所取舍,剪纸一类的项目适合小学生,有些戏剧剧目需要一定的文学基础,因此更加适合中学生。非遗项目也需要因地制宜,非遗技艺的学习需要人与人的接触,因此本地如果有非遗传承人,传承人到学校考察、学习会更方便。根据地域文化、学校文化和学校特色,学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还可以选择具有一定审美价值、艺术类的非遗项目进校园,如第一项世界非遗——昆曲,2006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进校园,让很多第一次接触昆曲的学生感受到昆曲的魅力。北京师范大学非遗传习坊于2021年4月17日落成,当时举办了“呼伦贝尔非遗进校园”“锡林郭勒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很多学生向非遗传承人拜师学艺,学习制作皮影影人,表演皮影戏剧目、蒙古族的长调、马头琴等,学生们学习热情很高。

中国网:非遗项目进校园重在传习,应该如何传习下去?

张明远:需要拜师,传承人再进校园指导。目前有几十位非遗传承人到访北京师范大学非遗传承坊,每办一个非遗传承班,学生们在开学时行拜师礼,师父手把手地教学生。

中国网:非遗文化有一种匠人精神在其中,那么如何选择传承人?只有兴趣是否可以?还是需要本人具有匠人精神?

张明远: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校园的非遗项目,一般是适合大多数学生的。

中国网:非遗进校园过程中,有些区域会面临传承人比较有限的情况,如何克服非遗传承人不足的问题?

张明远:要解决这一问题,非遗传承人的教学手段需要多样化。需要做非遗项目的数据化工作,编制非遗普及的读本并需要配备相关技艺的视频,与之相辅相成。

如何让非遗文化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中国网:本次“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在学校多以何种形式开展?

张明远:有些学校以校本课程的方式推进,北京师范大学非遗中心几位专家去珠海市香洲区文化馆调研非遗项目,文化馆将广东省级的非遗项目——沙田民歌编成校本课程。去年我去粤北瑶族地区调研,学校为瑶绣、瑶族的长鼓舞编制出校本课程,这些非遗课程也成为了学校的必修课。

中国网:您认为,中小学校长应该如何将非遗文化扎根校园?

张明远:校长是学校的组织者,要根据学校的需求,需要将非遗相关的各方面的资源引入学校并且进行统合。

中国网:如何让非遗文化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张明远:第一,因为非遗的地域性很强,所以每个地方的学校可以选择与自己所在地域有关的非遗项目,让孩子从小了解乡土文化、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第二,非遗项目可以作为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具有审美的意义;第三,学生们需要耐着性子从头到尾做出一个成品,因此非遗技艺的学习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第四,非遗项目形式多样,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目前,戏剧教学法在国际上很流行,但这种教学法并不是对所有的孩子都适用。对于性格相对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只需要在幕后进行表演的皮影戏就更加适合,孩子们可以分组表演、创作角色、写剧本等等。

中国网:您如何评价此次本次“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学习活动?

张明远:此次活动命题很精到。“致敬”的“敬”字,在春秋以前和春秋以后字义有所变化。如果我们对传统文化只是心怀尊敬,这种态度并不足以传承和创新。在西周时期,“敬”字是严肃、认真的意思,“敬业”就保留了“敬”字的本义。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君子,孔子回答“修己以敬。”用“敬”的态度去修己。如果青年学生与传统文化构成“敬”的关系,那么传统文化就能与自身产生关联。

本次活动是项目式学习、探索、协作和实践,使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局限在书本中,与生活实践产生了密切关联,这种方式值得推广。(文/姜丽丽 编辑/若熙)